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闫芬丽 兰敏/文 苏华/图
12月5日—8日,第三届全国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技能大赛在柳州举行。柳州高质量筹办比赛,交出了一份让人满意的答卷。这场面向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领域举办的国家级一类职业技能大赛,为来自全国各地的新能源汽车领域人才提供了展示自我和交流的平台,也让大家感受到柳州制造的魅力,为广西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培养新能源汽车产业人才指明了方向与道路。
▲参赛选手正在比赛。本文图片均为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 苏华摄
一场筹备见证柳州实力
“比赛场地从起初的6000平方米扩展到3万平方米,仅设计图稿都修改了八九稿……”上汽通用五菱工会组织与保障科科长李强参与了本次大赛的赛场筹备工作。他介绍,原本这类国家级技能比赛,筹备需要6个月以上,但本届赛事从确定到开赛,仅有一个月左右,这无疑是一个巨大挑战。
李强表示,以往此类的比赛通常放在会展中心或者学校进行举办,这些场地里面,至少已经配备了最基本的水电保障。这次比赛在全新场地举办,什么都需要从零开始,筹备团队前前后后准备了800多种物料,确保赛事搭建万无一失。
大赛首次将赛场设在生产企业——实操比赛在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举行。一方面,竞赛环境更契合企业生产场景;另一方面,可以更好地展现汽车制造企业的发展成绩,利于技术交流。
▲比赛现场。
浙江代表队的教练郭鹏辉称赞说:“比赛场地的整体环境很好,组委会的服务很到位,我们的队员参赛过程也很顺利。”他认为,参加这次大赛,对队员们来说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有助于产教融和、以赛促训。
获得赛项五智能汽车维修工(动力系统节能减排管控方向)一等奖的湖北代表队选手郑振说:“这项全国大赛有这么多参赛选手,五个赛项同时进行,主办单位和承办单位有条不紊地推进整个赛事,真的很厉害!”郑振表示,柳州是一座很有魅力的城市,这次大赛落地柳州,也让大家感受到柳州的实力。
一场比赛感受工业魅力
记者采访了解到,此国家级赛事能落地柳州,得益于柳州汽车制造的深厚基础。
柳州是全国重要的新能源汽车研发生产基地,形成了新能源汽车推广的“柳州模式”。2022年,柳州新能源汽车产量66.7万辆、约占全国1/10。目前,柳州正在加快建设国际新能源汽车产业高地,大力推进上汽通用五菱“一二五”工程、东风柳汽“龙行工程”、广西汽车集团新能源转型升级工程等一批重大工程,上汽通用五菱成为全国首个累计产销量达2500万辆的民族品牌单一车企。这些,都为柳州市办好本届大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柳产车给我的印象特别像中国人的品格,既踏实又可靠又实用,尤其在维修上上手简单。”来自天津职业师范大学的一名参赛老师表示,五菱宏光在天津很受市民欢迎,“人民需要什么,五菱造什么”的口号深入人心,它作为汽车企业承担了很多社会责任,值得点赞。
负责本次比赛赛项一汽车整车装调工(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技术方向)项目的一名专家透露,自己在赛事筹备过程中,深刻体会到柳州新能源汽车企业转型的决心。例如,柳州“五菱”不仅借着本次大赛向全国进行品牌宣传,还以赛促学,通过比赛探讨五菱新能源汽车转型的新方向。他表示,新能源汽车实际的发展已经远远超出5年前的预判,目前,新能源汽车面临非常好的发展机遇,柳州能认识机遇,抓住机遇,在未来新能源汽车领域会有更大的突破。
一次对话明确人才培养方向
比赛分为职工组与学生组两个组别较量,同期还策划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与高技能人才培养高端对话会、新能源汽车产业项目对接和人才招引专场会,给广西今后培养新能源汽车高技术人才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参赛选手正操控着比赛台。
第三届全国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技能大赛组委会技术工作委员会主任于清笈表示,大赛为企业和院校提供了一个交流合作平台,企业可以作为比赛的赞助商或合作伙伴,提供技术支持、设备、场地等资源,与院校共同开展项目研发和实践活动,同时通过比赛发现和吸纳具有潜力的人才,满足自身的技术需求。“这种合作机会有助于促进产教融合,共同解决实际生产中的技术问题和产教脱节问题,推动技术的应用和产业化,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力,提高教育的实践性和适应性。”
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汽车技术学院院长王洪广认为,本次比赛对人才培养和学生的发展有深远影响。这促使教育部门以及职业院校更加重视技术技能,为新能源汽车产业提供更多的优秀高技能型人才。“广西的选手们取得好的成绩,也会激励其他的青年产业工人、学生们奋发图强,提高自身技能,为广西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贡献力量。”
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二级巡视员陆爱平表示,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关键时期,人才不可或缺,广西将以此次大赛为契机,进一步加大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支持力度,鼓励专职院校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不断完善新能源汽车产业人才政策体系,全力为人才发展提供更优质的服务,营造更适宜人才成长的环境,努力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劳动者队伍。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郭燕群 丁春霞(见习)
校对 黄少华
责编 唐海波
审核 胡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