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黎莹遐
酸菜鱼、麻辣小龙虾、鱼香肉丝……一道道看起来制作复杂的菜品,如今仅需通过简单几步,短短几分钟就能尝到这些美味的菜肴。随着城市生活节奏加快,各种制作便捷的预制菜成为消费者餐桌上的新选择。
用电“云”服务
确保“中央厨房”快速建成
近年来,国家大力扶持预制菜产业,越来越多的粤桂餐企引入预制菜。预制菜在保证食物口味与安全的基础上,既能降低人工成本,又能提高出餐效率与翻桌率,实现规模效应最大化与成本最低化。
南宁“预制菜中央厨房”——龙光南宁·云汇鲜智慧港应运而生,近期正式落成营业。该项目是集生鲜食品集货、加工、仓储、配送及产业互联网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园,是南宁第一个预制菜生鲜智慧园区,也是粤桂合作的重点示范项目。
▲云汇鲜智慧港园区负责人介绍园区用电情况。
为确保该园区尽快建成投产,南宁供电局江南供电分局服务队“一企一策”出实招,针对龙光生鲜“冷链+食品加工”的模式定制了个性化的能源服务方案。通过合理规划冷链、集中加工生产线、集中物流车充电站的负荷分布,最大程度考虑园区总体用电需求,推动园区能效提升。
今年3月,位于南宁市经开区的南宁龙光生鲜正式用电项目三期全部一次通过验收,正式进入接火送电环节。据介绍,项目自基建用电报装之初,江南供电分局即派出专属服务团队对接,对基建用电的台架式变压器首次采用“可视化”模式进行线上预验收。服务人员提前介入、全程提供施工指导,该项目一次通过验收,全流程耗时较同时期项目减少了18天,有效助力广西又一预制菜基地提前投入运行。
探索发力做好“这盘菜”
电力保障是关键
预制菜要保留风味,食材是关键。为满足客户对冷冻菜品品质的要求,服务队员与设计人员就冷库部分的备用电源、出线分布等关键因素反复讨论修改,最终确定了两台专用变压器就近独立供电的方案。
“预制菜的保鲜秘诀在于冷冻,冷库必须24小时不间断供电保持冻库恒温,来保障仓储食品安全。为平衡保鲜效果和用电成本,我们会间歇性启停制冷设备。”龙光生鲜项目经理程先生说。
为实现冷库智能化水平,供电服务人员为龙光生鲜园区提供了分库用电规划方案。通过细化冷库制冷设备电源分布,实现根据淡旺季智能启停分库,有效提高冷库使用效率,降低运行用电成本。
▲南宁供电局工作人员向云汇鲜智慧港园区负责人了解园区用电需求。
此外,江南供电分局主动上门检查设备运行状态和负载情况,并指导客户对变压器进行日常保养维护,以确保供电可靠性。“开园以来,冷库供电非常稳定。即使在夏季的高温天气,也能保证菜品稳定供应。”谈到供电服务,程经理竖起了大拇指。
用电大数据辅助决策
让“智慧厨师”高效出品
预制菜美味的秘诀,离不开中央厨房的统一烹饪。龙光南宁·云汇鲜智慧港中央厨房的“智慧厨师”,是5台智能炒菜机器人。它们每天工作24小时,需要保证期间供电不间断。炒菜机器人作为“烹饪”的关键一环,与食材储藏、包装出品形成紧密衔接,稳定不间断的供电显得尤为重要。
为保证菜品生产连续稳定,电力工作人员提前筹划、精准服务。除了常规的定期专项用电检查、加强线路巡视外,他们还主动参与机器人启动调试,深度分析企业生产各环节负荷,为企业降本增效、布局“智能厨房”等决策提供重要信息。
▲南宁供电局工作人员主动上门检查设备运行状态和负载情况,确保供电可靠性。
同时,为更好地服务预制菜产业发展,南宁供电局江南供电分局对国际铁路港、云汇鲜智慧港所在的工业园片区电网同规划、同部署。近年来,新建5条线路、27台变压器,总投资约3000万元。此外,对挂接工业园线路的银凯变电站进行增容改造,确保产业园后续招商引资有充足电力保障。
目前,云汇鲜智慧港园区已经吸引了数十家企业签约及入驻。预计年产值达5亿元,未来六七年有望保持每年20%的复合增长速度。
下一步,南宁供电局将积极应用数字化手段,推广供电方案可视化、竣工验收数字化、供用电合同签订电子化等供电业务全流程“云服务”,大幅缩减客户办电时长,降低客户办电成本,打造高效率办电、高品质服务、高质量供电的电力营商环境,有效助推广西“菜篮子”民生工程发展,更好地守护城市“餐桌”。
编辑 张若凡 陈程
校对 麦雪莉
责编 唐海波
审核 胡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