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赵劲松 黎伊玮 兰敏 卢盈 游拥军/图
9月19日,第20届东博会迎来了公众开放日,南宁国际会展中心热闹非凡。打卡“魅力之城”,近距离了解“奋斗者”号、“悟空”号等大国重器,排队体验“元宇宙”,开启“买买买”模式……南宁市民和外地游客在东博会上畅游各个展馆,感受异域风情,乐享“东盟一日游”,吃喝玩乐购嗨翻天。
逛展:感受异域风情,体验高科技产品
19日上午,南宁国际会展中心刚开馆,就迎来大批逛展的市民和游客,有的与亲朋好友在“朱槿花”前合影留念,有的入场后立即奔向心仪的展区。
柬埔寨金边市的“王宫”、印度尼西亚中加里曼丹省的传统“长屋”、新加坡的鱼尾狮喷水雕塑……在公众开放日,各个“魅力之城”成了热门“景区”。在B2展厅内,除了欣赏异域风情的歌舞、品尝地道的东南亚美食、在各国特色场景前打卡,不少市民和游客还开心地跟身穿特色服饰的外国演员合影。
▲第20届中国—东盟博览会“魅力之城”——菲律宾土格加劳市展区,许多观众被精彩表演吸引。
“在东盟十国展馆游一圈,今天发微信朋友圈都变得国际化了。”市民周女士说,在饱览东南亚风情后,她对印度尼西亚的旅游目的地最感兴趣,已经在心里设了个“小目标”,希望明年能够和家人一起出游。
靓丽的“友城号”列车、文艺清新的友城茶室、颇具创意的友城指示路牌及各式各样的可爱公仔……当天,位于E区展厅的“广西国际友城进东博”展区也收获了满满的人气。市民杨女士望着友城“朋友圈”展示墙说,希望能够不断“解锁”墙上的城市,在友城留下自己的足迹。
一些高科技展品也吸引了不少市民。“我专门来和‘奋斗者’号合影的。”当天上午,陈女士和朋友轮流坐进“奋斗者”号的模型舱内,互相为对方拍摄照片和视频。参展商告诉她们,东博会上展出的是缩小版的“奋斗者”号,长宽高都比原型小了一倍,但内舱设计是同比例还原。
D3展厅摆放了一架轻型直升机,人们纷纷举起手机拍照,还有人咨询工作人员如何考取直升飞机驾驶证等相关事宜。
在B2展厅,3个“身穿”粉色壮族服饰的人工智能机器人,也吸引了不少人关注。展台负责人杨先生介绍,这是一款云端智能服务机器人,它们不仅会唱歌、讲故事,还能和人进行交流。“太神奇了,真的会和人互动呢。”刘女士尝试着询问机器人,得到回应后倍感新奇,感叹科技正在改变生活。
扫货:“粉丝”购物热情高,“尖货”被抢购一空
东博会汇聚了各国尖货,怎么少得了“买买买”?“越南咖啡100元4包”“榴莲饼100元5袋”……当天上午,在D区二层的各个展厅,参展商的吆喝声此起彼伏,吸引了大批购物达人。
南宁市民吴女士跟丈夫早早前来采购,广东的小龙虾、新疆的牛肉干、潍坊的牛筋肠、越南的咖啡、马来西亚的榴莲、泰国的乳胶枕、印尼的手工编织包……一圈逛下来,夫妻俩都提着几大包“战利品”。
▲不少市民拎着大包小包离开。
每年的东博会上,越南的咖啡、泰国的咖喱、马来西亚的燕窝等东盟国家特色美食一直是“爆品”。在本届东博会上,榴莲更是“人气王”。“今年的榴莲产品特别丰富,我感觉真是‘过年’了。”李女士开心道。她是一名榴莲“深度”爱好者,除了新鲜榴莲,她还买了榴莲干、榴莲冰淇淋、榴莲咖啡、榴莲麻薯等各种榴莲制品,打算拿回去跟朋友分享。
今年首次亮相东博会的马来西亚新鲜菠萝蜜也颇受青睐。“我切了200多公斤菠萝蜜,很快销售一空。”参展商陈先生说,越来越多的马来西亚热带水果正逐步进入中国市场,给消费者提供了更多香甜选择。▲不少市民拎着大包小包离开。
在展会现场,一些特色手工艺品也颇受关注。伊朗的手工真丝地毯、老挝的树瘤和根雕作品、越南的沉香木摆件、印尼的手工藤编织品、泰国的布艺品等当地特色商品,吸引不少市民驻足了解。
广西本土特色美食也卖到“断货”。来自武汉的游客周女士一口气买了3箱螺蛳粉和两箱桂林米粉,她说,广西米粉酸辣劲爽的味道很特别,要趁东博会多买点回家囤起来。
“我每年都来逛展,这次买了柬埔寨和新加坡的工艺品。”卢女士拉着一个大箱子说,今年的展品更为丰富,在家门口就能“一站式”购买国内外精品,她当然要满载而归。
观察:客商参展收获大,期待明年再相会
作为重要的投资和贸易推广平台,东博会上商机无限,不管是新朋友还是“老面孔”,参展商都收获满满。
给观众品尝、讲解、收银、打包……在D8展厅的越南展区,“中原G7”咖啡的展位前一直客流不断,几名参展商忙得不可开交。
▲马来西亚展区人气很旺。
“第一届东博会我们的展位只有9平方米,今年是54平方米的特装展位。”展位负责人朱先生说,借助东博会的平台,越来越多的人爱上了越南咖啡,该公司的展位面积也不断扩大,咖啡销量逐年攀升,已连续多年稳居东博会咖啡销售份额第一名。
朱先生说,十多年前,东博会上的咖啡品种较为单一,多以“三合一速溶咖啡饮品”为主,消费者对咖啡也没有过多要求。这几年来,喝咖啡成为年轻人的生活时尚,咖啡产业规模飞速增长,为企业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会,“除了速溶咖啡,我们今年带来了咖啡粉、咖啡豆等全系列产品,500多箱全部卖光”。
▲老挝展区,客流很高。
在D7展厅,一只硕大的螃蟹造型引人注目,“螃蟹”下方是个展位,挤满了排队试吃的人。参展商黄泯莱说,他是新加坡“螃蟹之家”的创始人,第一次前来参加东博会,带来了螃蟹酱料和真空包装的黑胡椒螃蟹等产品,受到中国消费者欢迎。
“我这次打算来找电商合作,第一天就接到了几百个订单,还跟几个公司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黄泯莱说,东博会的巨大影响力让他出乎意料,明年还会继续参会,希望借助这个大平台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把新加坡“国菜”推介给更多人。
不仅是海外企业,本地企业也在谋求通过东博会扩大“朋友圈”。
在今年新设的时尚生活(纺织品)展区,广西嘉联丝绸股份有限公司布置了一个36平方米的展台,带来真丝眼罩、蚕丝被、丝巾、丝绸服饰等各类丝绸产品,受到众多客商的青睐。该公司品牌经理吴倩倩说,公司前几年已经在开拓东盟市场,在越南、泰国等东盟国家做了市场调查,并且已经有部分原料输出到越南。“东博会既是资源平台也是沟通平台,我们这次参展,是想借助东博会进一步拓展东盟市场。”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晏明珠(见习)
校对 黄少华
责编 唐海波
审核 佘鸿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