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罗贝尔
编者按:
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双向奔赴”,不止于经贸合作、文化交流等领域。随着双边人员往来日趋频繁,涌现出许多“双向奔赴”的跨国情缘,他们跨越国界、超越语言,以爱为纽带,紧紧相连。南国早报推出第20届东博会和峰会特别报道之“双向奔赴的我们”,从广西与东盟国家多对跨国夫妇、恋人的视角,分享中国与东盟国家人民友好交往的故事。
十年前,来自越南的陈氏垂美为爱奔赴中国,嫁给广西柳州小伙覃有律。作为越南姑娘,和丈夫一样,她努力打破文化差异融入对方的生活;作为电商主播,她用不同的语言倾情直播;作为文化交流的使者,她和丈夫想通过拍摄短视频的形式,让双方国家的人民看到最真实的中越小家生活。
▲覃有律夫妇。 曹路佳摄
投缘:为爱嫁广西 苦学桂柳话
2006年,覃有律到越南做生意,多年的异国生活让他练就了一口流利的越南语。2012年,在朋友的介绍下,他认识了越南女孩陈氏垂美,两人主要通过越南语来交流,奇妙的缘分让两人感情逐渐升温。
在生活中,覃有律给予陈氏垂美无微不至的照顾。为让陈氏垂美的家人看到中国小伙的决心,他连续两年到女方家过春节,每次都好好表现。渐渐地,这名踏实可靠的中国小伙得到了陈氏垂美家人的认可。
2014年,陈氏垂美做了一个勇敢的决定,不远千里为爱远嫁中国。
▲甜蜜的中越夫妇。曹路佳摄
“和中文相比,越南语在语法上多采用倒装的形式,刚来中国生活最大的困难是语言障碍。”为更快融入中国生活,陈氏垂美开始苦下功夫学习中文,甚至进阶版直接学起桂柳话、壮话。如今,她已能用桂柳话与公公婆婆交流,还能用方言在市场上砍价买菜,成功融入当地人的圈子。
结缘:接触东博会 为家乡代言
2014年,陈氏垂美跟随丈夫覃有律来到中国生活,辅助覃有律经营玻璃厂生意。2020年6月,陈氏垂美来到南宁一家跨境电商创新服务中心工作,开始接触直播带货,她与东博会的缘分因此展开。
2020年11月,陈氏垂美作为越南主播代表,参加了中国—东盟丝路电子商务论坛的跨境电商直播。回忆初次参加东博会的场景,陈氏垂美仍记忆犹新。她说:“我在进口商品直播间推介越南咖啡、水果干、榴莲饼等进口商品,刚开始我用越南语和观众交流,发现大部分观众都听不懂,我立刻切换中文来推介。”
▲2020年,陈氏垂美参加中国—东盟丝路电子商务论坛的跨境电商直播。受访者供图
陈氏垂美说,这是她第一次参加大型直播活动,虽然紧张得满手都是汗,但她却不怯场,凭着前期培训的经验,流利地在越南语和中文双语之间切换,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讲解商品、与观众互动交流,圆满地完成了整场直播。
▲2020年,陈氏垂美参加中国—东盟丝路电子商务论坛的跨境电商直播。受访者供图
今年,陈氏垂美又报名了东博会好物推介的直播活动,但因行程方面的缘故,未能再次参加东博会的直播。“东博会的直播间是我踏足电商直播梦开始的地方,如果明年还有机会,我还会再次报名参加。”陈氏垂美说。
惜缘:想用小屏幕 窥见大世界
2021年,在家人的鼓励下,陈氏垂美与丈夫开始经营起短视频账号,妻子负责视频出镜,丈夫作为摄影师幕后拍摄。起初,夫妻俩设想账号定位为分享中越美食,后来渐渐扩充内容,分享越南媳妇与广西小伙的生活日常。
今年7月,陈氏垂美一家四口踏上2000多公里的归家之旅,回到越南薄寮省的老家。为让更多网友了解真实的越南,夫妇俩在社交平台更新了越南传统家庭生活的短视频,给网友科普越南盾币值、介绍越南彩礼风俗、分享越南特色美食……网友纷纷催更越南系列短视频。
▲夫妇俩在社交平台分享中越生活短视频。
谈起当初短视频账号转型,覃有律告诉记者,“中越两国陆上相邻、隔海相望,我们想通过短视频的方式,记录在中越两国最真实的生活,让短视频成为中越文化交流的窗口,人们可以通过手机小屏幕,看到最真实的邻国大世界。”
相关新闻:
越南女主播为爱奔赴两千公里,续写中越“邻居越走越近”的不解之缘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赵敏 梁冰欣
校对 胡来彦
责编 胡志伟
审核 刘飞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