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20年20人丨熊红明:多个职业身份转变,他见证东盟变化

来源:南国早报客户端 发布时间:
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黄占玲

最近,广西桂品云信息科技公司总裁熊红明计划参加在东博会和峰会期间举办的中国一东盟丝路电商论坛,希望能通过此次东博会,发现更多的合作商机,向东盟国家推广广西好物。东博会20年,熊红明先后经历了从报道盛会的记者,到中越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者,再到电商平台负责人的多个职业身份转换,同时也因这些身份的转换,以不同的方式参与和见证了东博会20年的发展历程。

▲熊红明在工作。廖梦川摄

担任记者,见证东博会诞生

2003年,大学毕业的熊红明进入报社工作。当时东博会正处于前期筹备阶段,他作为记者,参与了东博会前期筹备阶段的重要新闻报道,见证了东博会会徽、吉祥物的诞生过程。熊红明记得,当时设计师张建彬设计的作品《凝聚·绽放·繁荣》以朱槿花为原型,被选定为中国—东盟博览会会徽。在发布会结束后,熊红明对设计师张建彬进行了独家专访,张建彬还将会徽从初稿到定稿的图样专门打印出来,签上名送给他作纪念。

20年前,人们对中国和东盟经贸合作了解并不多,报社为此组织了系列采访报道,熊红明和同事紧扣着中国—东盟的“早期收获”计划,对农产品进口特别是老百姓关心的水果等展开报道。“以前买进口水果需要去杭州路,尤其是来自东南亚的山竹、榴莲都很贵,很多老百姓舍不得买。”熊红明说。

▲熊红明参加东博会活动和相关论坛。

伴随着中国和东盟的系列经贸合作协议相继实施,关税下降,通关率提高,广西老百姓不仅能吃到品类多样的东南亚水果,且价格降低,口感也更新鲜、甜美。“现如今,不管是在超市还是菜市场,随处可见东南亚水果,价格更是实惠。”熊红明说。

转变身份,推广好物

在新闻行业奋斗多年后,熊红明于2017年选择了转身,投入到了中国龙邦口岸的建设当中。为加快口岸建设和提升通关服务能力,他和团队一起积极奔走于中越两国之间。“只有加强交流和互动,才能促进口岸的发展和进步。”熊红明说。

为了争取越南政府部门的支持,熊红明多次借东博会举行的契机,邀请越南相关部门和合作企业到中国来考察。如今龙邦口岸已经发展成为国际性口岸,建成了互市贸易区、国际贸易区和跨境产业园区。

▲熊红明参与了龙邦口岸的建设。

近三年的疫情,让熊红明确信老百姓的需求才是真正的市场需求。于是他又做了一个决定,加入到电商行业中,向国内其他城市乃至全世界推广广西好物。“广西物产丰富,是需要大家去发现、挖掘的宝藏。东盟国家的很多民众对于广西的产品非常感兴趣,而中国消费者也十分青睐东盟产品。”熊红明说。在担任广西桂品云信息科技公司的总裁后,熊红明和团队积极搭建推广广西好产品的桂品云平台,并计划面向东盟市场和国内市场提供更多线上贸易服务。

命运相连,东博会促发展

“我们需要建设更加完善便捷的跨境电商供应链,采取线上采购、线下服务的方式,让中国与东盟共享各类好物。”熊红明说。近年来,他带领员工积极投身RCEP人才培训,参与到相关论坛活动中,他想要通过中国和东盟之间的合作优势,推广、拓展跨境电商服务机制,让更多人享受到中国—东盟自贸区带来的实惠。

尽管经历了多个职业身份的转换,熊红明认为自己个人成长始终和东博会紧密相连。“东博会20年,南宁加快建设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区域性国际大都市,广西成为了中国—东盟合作的前沿,我们每个人都从中获益。”熊红明说,回望过去20年,中国与东盟各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拓展,人员往来也更加便利;展望下一个20年,他相信命运与共的中国与东盟,在互利共赢的合作之路上会越走越顺。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杨波 梁冰欣

校对 胡来彦

责编 胡志伟

审核 刘飞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