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李艺 兰敏 文/图
最近,有南宁市民反映,在社区团购群购买盒装水果,商家对毛净重没有具体说明,有消费者踩坑,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为包装盒买单。
市民:团购水果到手后重量不够
不久前,南宁的陈女士在小区团购群花50多元买了一盒巨峰葡萄,商家在商品介绍里写着“2.5公斤”。陈女士提货后发现,葡萄装在塑料盒里,盒子底部有一沓厚厚的草纸。陈女士用家里的电子秤一称,葡萄净重约2.1公斤,“葡萄以20元/公斤来算,相当于我为这个包装花了6元”。
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了解到,在本地一些微商、社区团购群里,部分商家介绍商品时大都没有写明是毛重还是净重。记者加了一名水果店老板的微信,他的朋友圈里介绍“玻璃脆”葡萄秒杀价29.9元5公斤。记者询问是毛重还是净重时,老板才介绍是毛重,葡萄净重约4公斤。
走访:水果礼盒价格贵过水果+礼盒
在南宁市新竹路一家高档水果店,有不少盒装水果出售,记者看到外装上都没有标明水果的净重。一盒装有12个水蜜桃的礼盒,价格为88元;一盒礼盒装的阳光玫瑰价格为120元,内含的两串葡萄重约3公斤,而在店内,同样品质的阳光玫瑰约为30元/公斤。
店员介绍,顾客可自己选购葡萄,再买礼盒包装,礼盒的价格为15元。实际上,消费者买果加买包装,比直接买商家的礼盒便宜不少。
▲南宁市新竹路的一家水果店售卖的盒装水果。
东葛路延长线一家生鲜集市的经理罗先生介绍,作为市场管理方,他们与商户签订合同时就要求商户诚信经营,“不管水果是算毛重还是净重,都要明确告知消费者相应的价格。”罗先生表示,他们也会进行相应监督,协调解决消费者在购物中遇到的问题。
▲南宁市东葛路延长线一家生鲜集市的水果店铺。
律师:消费者有权要求“去皮称重”
南国法援公益律师林剑表示,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真实情况的权利,“商家售卖水果,有义务提前主动告知消费者水果包装是否计入商品重量,消费者也有权要求商家去皮称重”。
“若商家在宣传商品时混淆毛重和净重的概念,宣传时是毛重,发货后是净重,则涉嫌虚假宣传。”南国法援公益律师黄炳玖认为,在很多消费者的常规认知里,购买水果应是称量净重。若消费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为包装盒买单,可跟商家协商退还相应的费用,也可向有关部门进行投诉。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张若凡 梁冰欣
校对 麦雪莉
责编 胡志伟
审核 佘鸿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