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唐晓燕 文/图
36年前,17岁的蒋国民辍学到桂林打工,认识了同在一个单位的秋涛。秋涛鼓励他继续求学,还利用业余时间给他补习英语。大半年后,蒋国民去外地打工,秋涛还写信鼓励他,寄去省吃俭用攒下的100元钱给他买书。如今,居住在柳州市的蒋国民年过五旬,他对这位亦师亦友的同事始终心怀感激,虽然已失联30多年,但他总想着能找到秋涛,当面说声“谢谢”。
8月19至20日,在南国早报、南国今报记者的共同帮助下,蒋国民来到桂林,终于见到了他寻找多年的秋涛大哥,含泪激动地说出了那句“谢谢”。
多年未见
一眼认出彼此
8月19日一大早,秋涛便骑着电动自行车从桂林市临桂区的家里出发,提前近两个小时前往桂林北火车站,迎接专程从柳州坐动车来桂林见他的蒋国民。
虽然距离上次见面已过去30多年,但当蒋国民从出站口出来时,两人都第一时间认出了彼此。“面容都没怎么变,都还是记忆中对方的样子。”两人紧紧地握着手,对在场的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说道。
接上蒋国民后,秋涛带着他往临桂方向而去,一路走一路聊着,聊当年的往事和彼此如今的生活。“这么多年过去了,带他看看桂林的变化。毕竟30多年前他离开桂林后就再也没来过。”秋涛告诉记者,这两天他准备带蒋国民游览漓江。对于秋涛的周到安排,不善言辞的蒋国民一直眼含热泪点头回应着。
珍贵友谊
鼓励使他上进
1970年出生在湖南的蒋国民,今年53岁,同年的秋涛比他大几个月。1987年,因家庭经济困难,蒋国民读到高一就无奈辍学。之后,他跟着老乡来到桂林奇峰岭机场打工。“当时我在食堂负责切配菜,工作量很大,一天下来手臂特别酸痛。那时我很迷茫,看不到未来的方向。”蒋国民说道。
后来,业余时间他通过体育锻炼来消解苦闷,也因此结识了同一个单位里爱运动的秋涛。性格内向的蒋国民在开朗的秋涛的带动下,参加了很多球类比赛,两人渐渐熟悉起来。
得知蒋国民是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被迫辍学打工后,秋涛鼓励他争取继续求学。他把自己的高中课本找出来送给蒋国民,还帮他补习英语,为他重拾学业提供帮助。
“不久后,广东一个不错的就业机会让我离开了桂林,也没有机会重回课堂了。”蒋国民说。到广东后,秋涛还给蒋国民老家的地址寄去了一封信,信里仍鼓励他不要放弃学习的机会,还给他寄了100元钱,让他买书学习。
按当时的工资收入,这100元是秋涛攒了很久的积蓄。“虽然没有继续求学,但这份珍贵的温暖一直鼓励并影响着我,使我努力、上进,乐观面对生活。”说这话时,记者在蒋国民湿润的眼眶里看到坚定和动容。
珍惜缘分
二人续写友谊
上世纪九十年代,蒋国民从广东来到柳州从事餐饮行业,此后便一直生活在柳州。而随着湖南老家房屋搬迁,秋涛寄给他的信件找不到了,两人彻底失去了联系。
在蒋国民心中,始终没有忘记这位对自己人生影响很深的兄长,总想着找到他说声“谢谢”。2007年,蒋国民突发脑出血,经过几年的康复治疗,如今他的身体渐渐恢复正常。这次生病的经历,让他愈发觉得必须要找到秋涛。“我不知道将来会发生什么,但当面对他道谢,这个愿望我一定要尽快实现!”
今年8月,正准备前往桂林寻找秋涛的蒋国民无意中看到南国今报的“寻找”栏目,便把自己的求助故事讲了出来。南国今报记者与南国早报桂林新闻部记者取得联系后,根据蒋国民提供的有限信息,辗转找到了仍在桂林工作的秋涛。
“在你们的帮助下,我们俩第一次通上电话,一听声音就觉得很熟悉,就知道没有找错人。”秋涛告诉记者,和蒋国民取得联系后,他在家里找出一张珍藏多年的合影照片,并通过微信发给了对方。
“我万万没想到他居然还留着这张合影。”蒋国民感慨万千,“看来我们彼此一直记挂着,从来没有忘记,这就是缘分。”两人见面后,蒋国民热泪盈眶地不住点头,嘴里一直重复地说着那句“谢谢你”。
8月20日晚,在陪着蒋国民游览了漓江后,秋涛把即将踏上返程火车的他送到车站,两人道别并相约下次再见。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钟亮 戴昕明
校对 麦雪莉
责编 杨波
审核 刘飞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