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陆欣楠 刘豫/文 游拥军/图
佩香囊、挂艾草、扎五彩绳……当这些端午节的传统与时尚完美结合,符合年轻人审美的爆款产品就此跃然而出,把传统的节日,过出了新感觉。
艾草挂饰流行起来
我国自古就有“端午挂艾”的习俗。如今,端午的艾草不仅仅在农贸市场销售,还出现在一些花店里。艾草、菖蒲搭配玉簪叶,再加上精致的包装,顿时身价倍增。
▲一家花店推出各式各样的端午挂饰。本文图片均由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 游拥军摄
6月19日,南国早报记者在南宁市七星路一巷看到,这里不少花店推出了艾草、菖蒲叶搭配的端午花束,还印有“端午安康,岁岁平安”等吉祥语,售价约20元。
在青秀区一家鲜花专卖店,艾草花束悬挂在店铺门口,分外引人注目。店员王女士热情推荐今年流行的艾草花束,艾草、菖蒲、女贞果,再加上香包、五彩绳、小葫芦等寓意较好的装饰物品,这一套“端午物语”售价三四十元,“店里上周便开始预订,一天能卖出50束左右”。
▲一家花植设计所,主理人正在制作端午挂饰。
▲创新的端午挂饰,颇受年轻人追捧。
“这些端午创意花饰,虽然价格不便宜,但挂在自家门上更显节日气氛。”家住良庆区的黄女士说,端午节挂艾草是中国人的历史传统,如今这些创意花饰既有文化内涵,又有观赏价值,让传统习俗焕发了新姿。
新式香囊大受欢迎
香囊,又名“香袋”。《礼记》云:“五采谓之绣,仲夏六月,满城皆是香囊香”。古人通过佩戴香囊防止毒虫侵扰、袪毒避邪。
每年端午节,生活在百色右江流域一带的壮族人民,必须制作和佩戴“麽乜”(一种可爱的人形香囊,是壮族传统的吉祥饰物,放有艾草、菖蒲、菊花等十几种药草)。一家售卖“麽乜”的店主告诉记者,端午将至,一天能卖出上百只“麽乜”,“小小的香囊随身携带,承载着开运辟邪、消除灾难、幸福安康的质朴心愿”。
▲一家花店推出的端午香囊。
此外,商家在香囊、香包上也创新形式,不仅在花纹样式上添加许多时尚元素,填充物也扩展到薰衣草、丁香、玫瑰、茉莉等花香料。记者走访发现,其中“三角粽”形状的香囊很受欢迎。此外,端午前夕,不少市民选择在各类布艺工作室DIY香囊。例如,制作柿子形状的香囊,象征“柿柿如意”;制作花生形状的香囊,寓意“好事发生”。
五彩绳成时尚单品
五彩绳又名五彩丝、五色丝,是由五色丝线编制而成的彩色线绳。彩绳系臂的习俗古已有之,《荆楚岁时记》载:“以五彩丝系臂,名曰辟兵,令人不病瘟。”因此,在端午节的传统习俗中,五彩绳常常佩戴于儿童的手腕,有驱邪避凶、祈福纳吉的美好寓意。
现在的五彩绳已不只是长辈送给儿童的节日礼物,还成为年轻人的时尚饰品。端午节临近,大学生小李就和同学一起在网上精心挑选了一款五彩绳,“小时候每逢端午节,大人就会给我们在手腕上绑根彩绳,现在自己买一根戴着,特别有仪式感”。
如今,五彩绳越来越精致了。故宫文创店内近期的“销冠”就是一款颜色鲜艳的编织手绳,上面搭配了小粽子、小老虎等可爱的小配饰,吸引了不少年轻人购买。
某品牌电商的数据显示,自今年5月起,该平台上五彩绳品类商品开始热销,6月更是迎来销售高峰,目前销售同比增长超11倍。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戴昕明
校对 黄少华
责编 杨波
审核 佘鸿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