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赖武慧/文 覃玉富/图
4月的最后一周,为世界免疫周。4月25日,是全国预防接种宣传日。众所周知,在历次人们与疾病的抗争中,疫苗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是预防和控制疾病最为经济、有效、便捷的措施。
宫颈癌是严重威胁我国女性生命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专家提醒,9到14岁是接种HPV疫苗的最佳时机。
HPV是导致宫颈癌的头号“元凶”
日前,进口二价HPV疫苗9—14岁女孩二剂次接种程序正式在南宁市落地接种。4月19日上午,青秀区南湖凤岭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成了首针接种,这是国内率先获批该接种程序的进口HPV疫苗。
▲9岁的小丽(化名) 进行进口二价HPV疫苗二剂次接种程序的首针接种。
近年来,我国宫颈癌发病率仍在上升,并呈现年轻化趋势。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我国宫颈癌2020年新发病例约11万,死亡人数约5.9万。作为目前病因明确、可防可控的癌症,宫颈癌的发生与HPV感染直接相关,绝大部分的宫颈癌检出与HPV有关。
“有正常性行为的女性一生中感染至少一种型别HPV的机率达80%,但并非所有HPV感染都会得宫颈癌。根据致癌性的不同,HPV被分为高危型和低危型,目前已发现的高危型HPV有13种。我国84.5%的宫颈鳞癌与HPV-16、18的持续感染有关。”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妇科二区王鹤教授介绍说。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妇科二区王鹤教授。
接种疫苗是预防的关键 越早越小接种效果越好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接种HPV疫苗的首要目标人群是9至14岁的女孩,因此,在15周岁之前防范HPV感染显得尤为重要。王鹤教授表示:“9至14岁年龄段是接种HPV疫苗的最佳时机,在这个年龄阶段接种产生的免疫效果更佳。从这个角度来讲,接种HPV疫苗越早、越小就越好,并且WHO建议该年龄段女孩接种二针。”
HPV疫苗的诞生,让宫颈癌有望成为人类第一个可以全面消除的恶性肿瘤。我国的宫颈癌防控目前已经逐渐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协作、专家支持、社会参与的模式,但消除宫颈癌任重道远。
“尽管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宫颈癌的防控,但是‘疫苗犹豫’仍影响着百姓HPV疫苗的接种率。而公众的‘疫苗犹豫’主要在对疫苗的保护效果、安全性方面的理解方面存在误区。”王鹤教授表示,“例如大家对二价HPV疫苗的防癌效果存在担忧。其实二价HPV疫苗就已包含HPV16和HPV18这两个主要高危型抗原,可以预防大多数宫颈癌和癌前病变,足以满足对宫颈癌的防护。”
HPV疫苗9—14岁二剂次接种程序在南宁落地
“疫苗的主要成分是抗原和佐剂。其中佐剂是指加入疫苗中能够增强疫苗抗原免疫原性的物质。而不同的HPV疫苗使用的佐剂有所不同。应用创新佐剂系统的疫苗如进口二价HPV疫苗,有助于激发机体产生更强的免疫应答,从而维持高而持久的抗体水平。其针对疫苗所含型别以外的其他高危型HPV如HPV 31、33、45也有一定的交叉保护作用。”南宁市青秀区南湖凤岭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保健科黄翠珍科长介绍。
▲南宁市青秀区南湖凤岭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保健科黄翠珍科长。
“进口二价HPV疫苗9—14岁女孩二剂次接种程序已在南宁市正式落地执行,这意味着,在实现对疾病有效预防的前提下简化了接种程序。接种费用降低了1/3,这有助于提高疫苗可及性和接种率。”黄翠珍科长谈到,“从疫苗供应来讲,二剂次意味着同样的产能可以惠及更多的适龄女性,对于推动宫颈癌综合防治、全力推进我国消除宫颈癌行动有着重大的意义。”
预计未来,进口二价HPV疫苗9—14岁女孩二剂次接种程序还将在全国更多城市落地执行。
编辑 梁冰欣
校对 胡来彦
责编 胡志伟
审核 佘鸿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