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信贷顾问”电话你接到过吗?广西银保监局提示:警惕非法中介或不法行为陷阱

来源:南国早报客户端 发布时间:
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廖敏
“您好,我是**银行信贷顾问……”“您好,我这里是**银行住房公积金客户直贷中心……”近年来,不少人都有频繁接到此类贷款营销电话的经历。如果对其身份稍加核实了解就会发现,这些“银行的人”其实来自贷款中介机构。如果个人不慎进入所谓的“贷款流程”,会被骗取高额手续费,甚至面临资金风险。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注意到,3月20日,广西银保监局发出最新消费风险提示,提醒广大消费者警惕非法中介或不法行为陷阱。
不少人接到过“贷款中介”来电

“我每个月都会接到好几个问要不要办理银行信用贷款的电话,当我追问对方到底是哪个网点的员工,是如何得到我的电话号码的,对方就会以银行有客户信息搪塞我,或者直接挂掉电话。”市民宋女士向记者反馈,不法贷款中介乱象确实需要治理,她自己就曾经险些上当。

去年10月份,宋女士接到贷款中介电话,对方自称是某银行的工作人员,推荐办理该行一项针对有住房公积金的客户推出的个人消费贷款业务。在电话中,宋女士表示自己确实有资金需求,对方当即表示可以上门办理。见面后,对方进一步询问宋女士个人信息后,说要先查询流水,便走到一边打起电话。不一会儿,对方说宋女士的流水有点问题,需要找中介公司帮提供流水资料,但是需要贷款金额2%的手续费。听到这里,宋女士产生疑问便借故离开,后来她到某银行网点询问,得知只要有住房公积金和该银行账户,就可以直接在手机银行操作申请办理。

除了骗取手续费、渠道费,不法中介还有不少“套路”。多名金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有些不法贷款中介说是帮借款人办理“随借随还,按日计息”的消费贷,实则是办理了信用卡,借款人还款时才发现自己办了信用卡分期业务,即便提前还款也需要付分期手续费,造成损失;还有的不法贷款中介诱导借款人办理银行贷款,实际是网贷平台的贷款,年化利率远远高于银行贷款。


部门开展不法贷款中介专项治理行动

记者注意到,中国银保监会日前发出《关于开展不法贷款中介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下称《通知》),明确自3月15日起部署开展为期六个月的不法贷款中介专项治理行动。

《通知》还通报了一起案件,案件当事人与其关联人存在通过注册空壳公司并转让等方式帮助他人套取经营贷、提供基于购置房屋和其他资金需求的多种中介服务的违法行为。该案件涉及银行信贷业务超过20亿元,具体表现形式包括提供经营贷资质包装、提供受托支付通道、提供短期垫资服务、团伙成员申请贷款等形成资金池。

具体来看,本次专项治理行动主要针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包括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村镇银行、农村合作银行、消费金融公司、汽车金融及信托公司等。《通知》要求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增强自主获客意识,主动开展自查,及时主动挖掘并报告不法贷款中介线索,严禁主动向贷款中介机构让渡“金融服务”,避免出现贷款中介机构掌控市场主动权、合作业务推高融资成本、风险跨行业传导加剧等问题。


从正规机构、合规渠道办理贷款业务

针对近期一些非法中介假冒银行名义开展贷款营销,侵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扰乱金融市场秩序的现象,3月20日,广西银保监局官网发出消费风险提示,提醒广大金融消费者擦亮眼睛,警惕非法中介或不法行为陷阱,维护好自身的合法权益。

广西银保监局指出,不法贷款中介的三大陷阱有:

一是假冒银行名义,诱导消费者申请贷款。非法贷款中介通常以“银行直贷中心”“信贷顾问”的名义频繁致电消费者,或利用社交账号发布贷款广告信息、向消费者推送贷款额度、发送线上贷款申请链接等,引诱消费者通过其推荐途径申请贷款。

二是包装贷款资质,收取高额费用。非法中介利用变更股东、伪造虚假交易、包装企业经营流水等违规操作涉嫌骗取银行贷款后,又以各种名义要求借款人将贷款资金打入指定账户“走账”,伪造“流水”,借款人一旦进行转账操作,这笔资金大多以“服务费用”等名义被截留,甚至被全额骗走,造成维权困难。

三是服务名不符实,加重消费者息费负担。非法中介往往瞄准对贷款业务、流程不熟悉,或征信有问题的消费者群体下手,提供所谓的“优惠贷款”“迅速放款”服务,从中抽取高额中介费用。事实上,消费者自行到银行等正规机构官方渠道申请贷款,也能获得相同利率的贷款。一些非法中介甚至会不顾消费者偿还能力,恶意诱导消费者增加贷款额度,怂恿消费者从各类网络借款平台申请贷款,加重了消费者的息费负担。


广西银保监局提醒有借款需求的消费者,要增强风险意识,自觉遵守国家政策法规,树立合理的消费观念,理性借贷,从正规机构、正规渠道办理贷款业务。如发现自己陷入非法中介陷阱,应保存好相关证据,及时通过报警、诉讼等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戴昕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