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多名刘三姐扮演者惋惜黄婉秋,将在传承路上不断前行丨山歌回响④

来源:南国早报客户端 发布时间:
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黄占玲 练才榕 郑妮

作为刘三姐的扮演者,黄婉秋曾凭借精湛的表演,在国内外家喻户晓,也让更多人认识和了解广西。黄婉秋的离开,让各界人士惋惜,侯玉华、唐佩珠、吴似梅、王予嘉等多位刘三姐的扮演者纷纷悼念。在众人眼中,黄婉秋是一个敬业、有责任心、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前辈,她对刘三姐文化的贡献和传播,更是激励着大家,在传承路上不断前行。

▲几代刘三姐传承人合影。受访者供图

谈相处,她的敬业让人难忘

曾经扮演过刘三姐的侯玉华,上世纪80年代,在跟随团队前往香港、新加坡等地出演剧目《刘三姐》时,和黄婉秋有过短暂的接触。“在我的记忆中,她是一个很随和、很有责任心、很平易近人的人。”侯玉华说。那时候,由黄婉秋主演的电影《刘三姐》已经名扬中外,很多人通过这部电影了解“刘三姐”、认识黄婉秋和广西。

侯玉华称,当时在香港演出,当地的观众很喜欢黄婉秋,每场演出的上座率很高,“大家都是冲着黄婉秋来的。”侯玉华说,“那时候她的名气已经很高了,可她仍全身心专注于舞台表演。”在私底下,侯玉华发现黄婉秋是一个很低调的人,对工作很认真,对身边的同事、朋友都很热心。

在上世纪90年代初,另一位刘三姐扮演者唐佩珠,曾经和黄婉秋一起演出长达一年的时间。在此期间,唐佩珠认真跟随黄婉秋学习,揣摩人物精神,并针对剧情和黄婉秋进行交流。渐渐地,唐佩珠在旋律唱腔、形体动作等方面有了较大的进步,“我觉得演绎刘三姐这个角色,是一种文化传承,必须要将人物演绎得活灵活现。”唐佩珠说。

▲唐佩珠(中)在演出中。受访者供图

谈离别,师恩没齿难忘

在曾经多次扮演过刘三姐的王予嘉心里,黄婉秋一直是她最为敬重的老师。两人结缘于2003年,那一年,王予嘉在桂林出演张艺谋导演的实景剧《印象·刘三姐》。刚开始黄婉秋对17岁的王予嘉并不认可,认为她的“唱念技巧”不够完美、不够优秀。

后来王予嘉认真钻研学习,要求自己把所有“刘三姐”的唱段倒背如流。一转眼,到了2013年,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寻找刘三姐》选秀活动中,王予嘉的表演得到了活动评委之一黄婉秋的高度赞扬。当时黄婉秋对王予嘉说:“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关注你的成长,你有了很大的进步,用新的方式传承刘三姐文化,让人欣慰,希望未来能用这样积极的状态,更好地传承刘三姐文化。”也正是这一番鼓励,让王予嘉更加坚定了自己的艺术之路。

一直以来,在演绎刘三姐这一角色时,不少人评价王予嘉表演得比较灵动。王予嘉说,恩师黄婉秋曾经教导她要保护刘三姐的“纯”,要有丰富的内心。

▲王予嘉致力于做好刘三姐“传帮带”工作。受访者供图

2017年,师徒二人再次相聚,她们一起受邀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广西分会场活动。当到了准备上场时,黄婉秋还特地帮王予嘉整理了头饰、衣服,希望她以最美的刘三姐形象展现在大家面前。

谈传承,刘三姐文化薪火相传

多年来,黄婉秋对于刘三姐文化的传播,众多人看在眼里,这也给曾经扮演过刘三姐的表演者们以鼓励。刘三姐的另一位扮演者吴似梅称,正因为有了前辈黄婉秋对于“刘三姐”的精湛演绎,才让一位又一位的刘三姐扮演者在钻研角色的基础上,有更大胆的创新,也推动了刘三姐文化的传承。

随着时间的流逝,刘三姐的扮演者们不断推陈出新,让刘三姐文化得到了多元化发展。其中,唐佩珠参与了彩调剧《新刘三姐》的创作,成为该剧的艺术和声乐指导,她在黄婉秋等几代“刘三姐”的唱腔基础上,加入了现代元素,向经典致敬的同时,使“新刘三姐”表演形式有了新突破,《新刘三姐》更是荣获了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第十七届文华大奖。

王予嘉如今担任广西艺术学校的副校长,为了传播刘三姐文化,她在学校成立了“刘三姐青年艺术团”,通过选拔、培养年轻一代“刘三姐”,创作了更多的刘三姐精品项目、剧目。未来,王予嘉将坚守艺术初心、良心,做好刘三姐的传、帮、带工作。

▲广西艺术学校“广西刘三姐青年艺术团”挂牌成立。受访者供图

吴似梅则认为,经过一代又一代“刘三姐”扮演者的演绎,“刘三姐”已经不仅仅是一个角色,更是广西文化的一个品牌和符号。“很多人知道刘三姐唱的是山歌,但不知道这种山歌叫彩调,”吴似梅说,未来,她希望能有更多刘三姐文化爱好者加入进来,一起带着前辈们的精神和希望,将刘三姐文化传承下去,同时从教育入手,让孩子、年轻的后辈多多了解刘三姐文化的魅力。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莫妮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