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兰敏 李艺 文/图
编者按:
捉迷藏可以用手机定位、剧本杀可以在家里组局、新的“广场舞”又火了、过去仅供观赏的Coser可以成为约会对象……最近的都市年轻人,在生活休闲方式上越来越放飞自我,把一个个老项目(游戏)玩出了新意思。这些潮流只是一阵风吗?它的安全性如何保障?是怎样打动年轻人的?
===============================================================================
“大晚上在公园开手机定位玩捉迷藏,好刺激!”近段时间,一个关于“定位捉迷藏”的游戏在社交平台走红,南宁不少年轻人晚上组局到广西体育中心、南湖公园、人民公园等地,通过共享手机定位来玩捉迷藏游戏。
“定位捉迷藏”游戏兴起
捉迷藏是经久不衰的童年游戏,南宁人称之为“躲蒙鸡”。如今,这个童年游戏通过共享手机定位的新方式,重新走进年轻人的视野。
新式“躲蒙鸡”到底怎么玩?近日,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也去体验了“基础版”玩法。游戏有8~15人参与,玩家聚头之后,面对面建微信群,通过猜拳或“黑白配”等方式选出“鬼”,其余人各自散开,有10分钟的躲藏时间。时间一到,所有人打开手机定位在群里加入位置共享,“鬼”则通过手机定位抓人。头几个被“鬼”看见的玩家,随即加入“鬼”的阵营,一同捉拿剩余玩家。
▲玩家通过查看手机定位来找人。
这样的玩法,前半程考验了玩家的“躲藏”能力,进入后半程则更像是跑步游戏,没有一定的体力玩不下来。
新玩法带来新乐趣
“一开始是在社交平台上看到外地的网友发这个游戏,看到南宁也有人组局,我就跟朋友一起报名了。”市民蓝女士表示,通过共享手机定位捉迷藏,感觉更刺激也更考验智商了。“‘鬼’通过手机定位找人,玩家也同样可以查看‘鬼’的位置,考虑到底是提前转移还是坚持到底。提前转移可能会暴露,躲着不动迟早会被找到。”蓝女士笑着说,她最喜欢的就是有掩体又不易被发现的地方,对方往往跟着定位转了几圈也找不着人。
▲一名玩家躲在树后。
热爱户外运动的市民张先生也体验了几次“定位捉迷藏”游戏,他觉得最有意思的是在自己不是很熟悉的户外环境,找到“容身之所”。张先生说:“怎样才能躲进别人的思维盲区,很有趣。”
“游戏最后的抓人追逐战需要大量跑动,一局游戏下来通常大汗淋漓,很痛快。”一名玩家告诉记者,“定位捉迷藏”游戏既能感受到童年乐趣,又能结识到新朋友,一起组局开发“新地图”。
▲玩家穿越黑暗小树林寻找躲藏者的身影。
户外活动有一定风险
新的“躲蒙鸡”是晚上在户外玩的,一些玩家也给了安全提示,例如,大部分玩家对地形不熟悉,所以“躲”的时候不要到水边或是高处。游戏后半程的追逐要量力而行。此外,如果是夏天玩这个游戏,要注意防蚊虫鼠蚁。
广西科豪律师事务所谢青松律师提示,活动的组织者和活动的参与者,均应对活动风险有充分的认知,并做好自我保护。如果是商业性质的活动,举办方依约对活动参与者人身损害承担赔偿责任;如果是免费自助的,组织者应当履行风险提醒义务和安全保障义务。根据“自甘风险”的原则,自愿参加具有一定风险的文体活动,因其他参加者的行为受到损害的,受害人不得请求其他参加者承担侵权责任;但是,其他参加者对损害的发生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除外。
相关新闻:
刺激!南宁不少年轻人,夜晚在户外玩手机定位捉迷藏丨这届年轻人真会玩①
“剧本杀”也能点“外卖”,南宁有门店推出这项服务丨这届年轻人真会玩③
南宁兴起“年轻人的广场舞”,既复古又新潮丨这届年轻人真会玩④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梁冰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