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是想卖一条100多元的裙子,还要缴纳几千元店铺保障金?”近日,南宁市民张女士向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反映,她在一家二手闲置交易平台上售卖的裙子被拍下后,买家却称自己个人账户中的近万元资金被冻结,原因竟是“卖家尚未开通店铺保障服务”?
解冻买家资金需要卖家先交钱
张女士说,买家表示个人账户资金被冻结后,曾发来一张称是平台客服二维码的截图让她去咨询解决方法。联系“客服”后,对方却称卖家需先向平台缴纳5000元,才能激活店铺保障服务以解冻买家资金,认证通过后资金会马上返还给卖家。
▲假买家称自己账户上的资金被平台冻结。受访者供图
“我不愿意花钱开通服务,买家得知后说已报警处理了,还说要起诉我。”张女士表示,在拒绝交钱后,买家就把她“拉黑”了,她才意识到被骗。
张女士告诉记者,虽然她未损失资金,但由于在和骗子冒充的客服对话时,对方让她提供手机号和身份证号进行“验证”,她对此感到有些担忧。为此,她次日更换了一个新的手机号码,并向平台举报了骗子的账号。
▲在知道张女士不交钱后,假买家称要报警处理。受访者供图
卖家要提高警觉
张女士并不是个例。记者发现,目前在一些二手闲置交易平台上,不少卖家也有相似经历,表示曾被骗几千元甚至上万元。
▲在一个二手闲置交易平台上,不少卖家表示自己也曾被假买家和客服欺骗。
▲有卖家表示,自己曾被骗上千元。
根据涉事平台的官方电话,记者联系了客服。“卖家是无需缴纳保障金、认证费等任何费用的。”该平台官方客服人员表示,对于离开交易平台添加好友,或扫码、点链接转“客服”验证交费的,卖家一定要提高警觉,以免上当受骗。
此外,记者还拨打了南宁市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相关工作人员表示,若市民上当受骗,可根据涉事平台所属企业的所在地,拨打当地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或相关监管部门电话进行举报投诉。
广西民族律师事务所律师韦亮指出,诈骗罪的刑事立案标准是诈骗金额3000元以上,受害人还可以通过收集相关证据材料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以达到维权目的。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