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自治区市场监管局召开打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新闻发布会。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从会上获悉,全区市场监管部门在涉老食品、“保健品”领域深入摸排线索,及时核查处置发现的问题,严厉打击违法行为。截至9月14日,全区已立案182件,罚没金额200余万元,为消费者挽回损失360余万元。
▲打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新闻发布会现场。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赵劲松摄
今年7月下旬,南宁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南宁警方对民主路的一家商行进行突击执法检查。执法人员在现场看到,该商行内数名员工召集了40余名老年人集中开会,推销某品牌的一款牦牛乳粉,宣称该产品具有降三高、提高免疫力等保健功效或治疗疾病的功效,以不实的话语夸大其产品影响力。
▲执法人员在会销现场检查。南宁市市场监管局供图
让执法人员震惊的是,在会销现场,授课讲师还使用该款牦牛乳粉产品进行“实验”演示:在清水中倒入碘酊,待水的颜色变红后,又向水中倒入某种降压药和降糖药,此时水的颜色没有变化。随后,再向水中倒入牦牛乳粉并搅拌,这时水的颜色就变清了。讲师向听课的老人们宣称,上述过程表明该款牦牛乳粉产品可以分解降压药和降糖药的毒素,将毒素排出体外。
对此,执法人员提示,牦牛乳粉只不过是普通食品,根本不具备解毒排毒功能,该商行只是利用化学反应现象来忽悠老人而已。目前,南宁市市场监管局已对该商行立案调查,下一步将依法从严处理。
▲市场监管执法人员向老年人展示整治保健品违法乱象宣传海报。自治区市场监管局供图
在当天的发布会上,自治区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徐文伟介绍,自今年4月广西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以来,全区12315专线共收到涉老食品、“保健品”投诉举报91次,通过广西广告监测平台监测有关涉老食品、“保健品”广告31.18万条次,发现涉嫌违法广告线索150条次,还通过日常监管、抽检监测等多种渠道,自行摸排到线索784条。截至9月14日,全区共立案182件,罚没金额208万元,挽回损失368万元;查处借“保健”之名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立案28件,结案16件,案值140万元,罚没金额119万元。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