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召开广西职业健康工作进展与成效新闻发布会。据了解,近年来广西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将职业病防治工作纳入医疗体制改革内容,新发职业病得到有效控制。
据介绍,“十三五”期间广西报告职业病470例,报告例数同比下降51.6%;急性职业中毒发病人数同比下降85.7%,慢性职业中毒发病人数同比下降77.8%。同时,对2606名存活职业性尘肺病患者进行救治救助,对121余万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监护。从整体上实现了“市能诊断,县能体检,乡镇有康复站,村有康复点”的目标。
截至2022年6月30日,广西累计报告职业病9320例,其中职业性尘肺病8805例,其他职业病515例。
下一步,广西将完善以自治区职业病防治研究院和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主干的“自治区、市、县”三级职业病监测评估技术支撑网络。加快组建自治区工程防护技术指导中心,加大自治区化学品毒性鉴定机构、核辐射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建设力度。
在2022年-2025年期间,全区将持续在存在粉尘、化学毒物、噪声危害因素浓(强)度超标且从业人员10人及以上的工业企业开展专项治理行动。到2025年底,治理企业工作场所作业环境得到显著改善,粉尘、化学毒物、噪声岗位合格率达到85%以上,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率、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合格率大幅提高。
强化源头治理的同时,加大职业病患者的救治救助力度。推动制定自治区职业病医疗和生活保障的指导意见,推进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做好工伤保险与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社会慈善、商业保险等有效衔接。研究制定专项救治救助政策,设立专项救治救助基金,对无法明确责任主体的尘肺病患者进行医疗救治和生活救助等政策,减轻患者医疗与生活负担。将符合条件的职业病患者家庭及时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对遭遇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基本生活困难的,按规定及时给予临时救助。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