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一名业主选购了一系列红木家具,与商家约定先检验木料真伪再加工,没想到对方却偷偷加工,业主质疑其中有猫腻,遂投诉。
据统计,近三年来,广西12315平台受理红木家具投诉举报167件,所反映的主要问题有货不对板等。相关人士提醒,选购红木家具,消费者要当心不良商家在木料环节设下套路。
约定先验真伪 商家却偷加工
今年3月,贵港的赵女士在当地市场选购了一系列家具,包含沙发6件套、餐桌7件套和一个2.4米长的电视柜,总价为3.1万元。购买时双方约定:该系列家具的木料应采用国标红木中的刺猬紫檀;赵女士先向商家支付1.95万余元的前期款,商家进购约1.5吨木材原料,待赵女士找人检验木料真伪后,商家方可将其开料做成家具;其间,赵女士可随时到厂里看加工过程。
两个月后,赵女士发现“不对劲”:商家调回0.5吨木料后,未经赵女士验收就直接拉到厂里开板;等赵女士见到时,木料已经开成板材了。为此,赵女士要求商家提供剩余的1吨木材原料,以便与前面的木料进行对比辨别,但商家一直未正面回应。
赵女士感到有些蹊跷,便经常到厂里了解情况:虽然看到电视柜和餐桌在制作,但迟迟未见其他家具的木材原料。5月底,商家约赵女士验收所有家具时称,不能提供后面1吨木材原料,其他家具(沙发6件套、餐椅6件套)是库存的半成品。赵女士认为商家不诚信,怀疑对方提供的家具木材原料不是刺猬紫檀,但商家坚称该批家具木材用料均为刺猬紫檀。
之后,赵女士向贵港市场监管部门和广西红木家具协会投诉。经相关部门调解,购销双方各让一步:赵女士以4800元的价格购买商家所提供的电视柜,其余家具退货;商家扣除4800元货款后,将余款退给赵女士。
8月16日,赵女士告诉记者,商家所提供的电视柜是个半成品,有开裂、崩角的瑕疵,商家均未作处理,只能另找人修复。这个电视柜的木材原料是否为刺猬紫檀,她无法确定。
▲赵女士怀疑自己所购的电视柜木材原料不是刺猬紫檀。 受访者供图
商家胡先生表示,如果赵女士怀疑有假,可以拿去检验。
广西红木家具协会秘书长李春贵称,据赵女士提供的图片,初步判定该电视柜的木材原料非刺猬紫檀,但需要对实物进行检测才能最终判定。
▲用正品刺猬紫檀制作的斗柜。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王光家摄
产地多为广东 很多都不正宗
据了解,刺猬紫檀因纹理漂亮、稳定性好、属于国标红木,深受市场青睐。业内人士透露,广西市场上相当一部分刺猬紫檀名不副实,假冒者多为非洲黄花梨(该木种不属于国标红木)。据了解,非洲黄花梨俗称“非黄”“非花”,与刺猬紫檀相似度较高。
8月15日,记者走访南宁沙井大道、五一路、昆仑大道的多个红木家具市场。其间,发现一套标称“刺猬紫檀”的沙发6件套售价为2.4万元,商家称该套家具的产地是广东某地。李春贵认为,这套家具不是正宗的。
业内人士刘先生告诉记者,广西市场上的刺猬紫檀主要来自广东某地,当地出产的刺猬紫檀家具正品不多,大部分以“非黄”替代;在销售时,不会在销售单上标明刺猬紫檀的名称;不少商家喜欢购进半成品再作后期处理,以刺猬紫檀的名义销售。
广西大学林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常务副主任李英健说,根据国家标准,红木家具的可视面不能有白皮(即利用木材的白色边材做家具),非可视面的白皮率不能超过10%。而广东某地的刺猬紫檀采用白皮现象较多,有的家具白皮率高达四成。
▲业内人士透露,南宁市场上标称“刺猬紫檀”的家具多数来自广东某地。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王光家摄
遇到低价产品 必须谨慎选购
广西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提供的数据显示,前年1月1日至今年5月30日,广西12315平台接收处理关于红木家具的投诉举报167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83.81万元。李春贵称,消费者反映的主要问题有经营者未按约定履行送货或安装义务、货不对板、不提供售后服务等。广西市场上的假冒红木家具现象比较突出,期待相关部门重视以及行业自律。
如何防范假冒?南宁一家红木家具厂负责人韦先生说,首先,刺猬紫檀的加工成本较高,只适合极少部分消费者,市场上也鲜有厂家做此类加工;其次,刺猬紫檀原料的价格三年前为每吨6000元,如今涨至每吨1.3万元以上,且广东市场的刺猬紫檀正品存量已不多,如果遇到超低价格的此类家具,一定要谨慎选购。第三,“非黄”木料味臭,刺猬紫檀味淡,如消费者不能甄别,最好请专业人士把关。
小启
房子好不好住看设计,房子能不能正常交付看施工。如果你对房子户型布局设计和功能融入有疑问,欢迎联系南国早报咨询,本报将联合南宁专业设计师无偿为您的户型作专业解析,也可到现场进行专业解答。
咨询报名电话:13978860797王记者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