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配音综艺节目走红,配音演员更多地来到了台前,也让观众看到,他们在光影里、画面前,如何为人物发声,以声传情、以声带人。在广西,也有这样一批优秀的少数民族语言配音演员,他们演绎着说侗语的“夏洛”、说壮语的“战狼”……用自己家乡的语言赋予了影视人物新的活力与魅力,也为广西各地影迷们送去知识与欢乐。
每年要译制百部电影
“我哦北了(我先走了)”“人呀蒙(来人呀)”……刚刚过去的一周里,广西电影集团少数民族语电影译制中心录音现场,来自东兰壮语配音小组的演员们正在为电影《幸福马上来》进行配音工作。电影里冯巩、张小斐等人说出来的对白,经过配音演员的演绎,变成了一句句壮语,口形、语气、情绪都丝丝入扣,和画面融合在一起,让人产生了别样的新鲜感。
“这里情绪不够,再试试”“声音太小了,重新来一次”按照技术人员的要求,配音演员们站在录音棚里,不断地查缺补漏。一个上午过去,有些几个字的台词要重复好几遍是常有的事。
“我们的少数民族配音演员,平时都分散于广西一些市县,有译制工作时才会聚到一起。”广西电影集团少数民族语电影译制中心主任邓春萍介绍,广西少数民族语电影译制工作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了,那时候由放映员在放映现场对白解说,许多解说并不完整,让观众感觉美中不足。
从2009年开始,全国农村胶片放映由胶片转为数字化放映,少数民族语电影译制工作开始应用数字化录音工艺。目前,广西现有约60名少数民族语配音员,承担了壮语、苗语、侗语3个语种8个方言以及毛南语、瑶语、京语、仡佬语、仫佬语等少量保护语种的电影译制工作,近三年来保持每年译制少数民族语影片百部左右。
翻译传神不容易
配音难,用少数民族语言来配音,更难。东兰电影公司的配音员韦小林,从事配音工作已有近30年时间。她告诉记者,因为译制人员有限,一些配音演员除了担任配音工作之外,电影台本的译制工作,也会一并承担。
每次拿到影片素材之后,韦小林就要组织自己配音组的成员进行台本翻译,将剧中角色的语言翻译成壮语。有时候,电影中出现的台词,在壮语里面没有专门的词汇来表达,韦小林还得带着台本去村头田间,向一些八九十岁的老人家请教,琢磨出真正能让当地居民听懂的语言。“哪怕只是一句简短的‘你好’‘再见’,我们也要配合口形,对白长短等不同的情况,翻译成对应的壮语。”
配音演员韦启江和韦剑革向记者展示了自己手写的台词本,台本翻译需要注意的细节很多,难度也很大,“每一次电影台本的翻译工作,都相当于进行一次少数民族语言‘学术调研’”。他们手中的笔记本,满满记载着村头田间调查搜集回来的壮语词汇,为下一次配音工作做准备。
翻译完成之后,就是角色分配。由于配音员少,一部电影,每个配音员都要配好几个角色。“领到角色后,我们需要反复揣摩、练习角色的性格、情绪和说话特点等,然后才能更好地展现角色的原貌。”韦小林说,完成一部电影译制工作,前后需要花去一个配音小组将近两个月的时间。
坚持源于热爱
“在没有少数民族语电影时,电影放映现场乡亲们总是让我‘同声传译’,后来我干脆自己去配音了。”苗语配音演员马丹华回忆起自己成为配音演员的经历。
主动帮放映员拉设备,早早来到放映现场等待……苗族同胞也用自己淳朴的语言和行动温暖着马丹华。“看着老乡们开心,我自己也很开心。”2019年退休的马丹华如今仍然坚持在配音岗位,为家乡的人带去快乐。
在少数民族语配音圈里,侗乡人吴春和孙艳菊是公认的“神仙眷侣”,他们因电影而相知相爱,如今,都是侗语配音演员,同时也是电影放映员。“最近,我和妻子在为《红色娘子军》配音,演绎吴琼花和洪常青。”吴春告诉记者,侗乡人们都笑称“我们村里有个夫妻电影队”,为电影配音,参与公益放映,成为了两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吴春告诉记者,在乡村放了30多年电影的他每次看到侗乡人们对电影的热情和喜爱,就觉得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