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治愈疾病从来不是容易的事,而身体的病痛在内心深处刻下的创伤,也需要得到关注与疗愈。在身体层面的治愈之上,一群“提灯女神”以赤诚慰藉了病患心灵的苦痛。她们坚信,世界上可能有治不好的病,但不应该有不被呵护的心。5·12护士节,让我们走近那些医病治心的白衣天使。
=====================================================================================================
人生一程她相送,一本“语爱时光”让晚期病人打开心扉吐衷肠丨走近患者的“治心人”①
倾听心声,送来新生……这里有一群善解“心结”的送子天使丨走近患者的“治心人”②
求子路坎坷
还好有她们的慧眼仁心
有一些医学领域,虽不关乎生死,也有千愁万绪。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殖医院,来到这里的病人都怀着同样的目的——孕育生命。这四个字背后,有着一个甚至几个家庭最坎坷的心理历程。
生殖医学科副护士长李艳梅凭借多年经验,已经练就一双慧眼,在门诊看到迎面而来的病人,就能大致判断出他们的心理状况,“因为情绪和压力直接影响内分泌,怀孕又恰恰跟内分泌水平密切相关。”所以,需要留意识别出来,想方设法为他们减压。
▲李艳梅耐心为患者答疑解惑。
李艳梅说,有些女病人是被父母,甚至公婆带着来的,大都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这时,她会想办法从旁缓解,比如跟老人说下次不用跟着来了,疫情期间还是需要注意防控等。
求子的夫妻,有太多不可对外人言说的苦恼,憋在心里久了,就容易憋出“心结”。李艳梅善于用细致的观察、耐心的疏导,帮助他们化解心头的郁结。
有一次,一个准备做B超的女病人看到B超室外有很多人排队,突然就情绪失控,大哭起来。李艳梅见状,把她带到一边,柔声安抚。
女病人抱着她边哭边倾诉,直言自己“太难了”。原来,她和丈夫都是独生子女,婚后一直没怀上孩子,来自双方老人的压力很大,丈夫也站到了她的对立面,说不能生就是女人的问题。独自扛着巨大的压力,身边没有一个人能倾诉,“这种事不想让同事、朋友知道,我快憋疯了” 。
把负面情绪一股脑释放出来后,女病人好多了。李艳梅说,这也是心理疗愈的一个重要手段——倾听,仅仅是让病人把压力说出来,就能起到效果。
在很多病人难以察觉的环节,都饱含着护士们的良苦用心。比如对于职业女性,请假是个难题,护士会在讲解时增加“请假攻略”——整个治疗过程中哪些环节需要请假,大概需要请几天,如何巧妙利用工休假、公共假期等。
李艳梅和同事们有一本工作手册,凝聚了大家多年的经验,在辅助生殖的每一个环节,不同的病人容易出现哪几类心理问题,分门别类给出了应对措施。
组团队搞科研
“治心”她们是认真的
这些年,在手术、药物之外,心理疗愈的作用越发受到重视。“治心”的工作更多是由护士们来完成。
近年来,李艳梅牵头完成了《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的心理问题及其护理研究》等多项科研项目,并参与完成2项省级心理相关科研课题,将多年的临床经验形成理论体系,让更多患者受益。同时,这支护理团队正在筹建心理咨询诊室,引入专业软件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有需要的夫妻能在这里获得更好的疏导和疗愈。
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从自治区卫生健康委了解到,目前广西的注册护士总数已超18.2万,护理队伍逐年壮大,服务领域也在不断拓展,探索更多元的方式呵护患者身心健康。三分治疗,七分护理,在治愈疾病的过程中,护理还将有更大的发挥空间。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