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客户端关注世界睡眠日特别策划
夜深了,困到手机砸脸,你为什么还舍不得睡? | 关注世界睡眠日①
想早睡,但是心里的暗涌却不肯平息,你也是这样吗?丨关注世界睡眠日②
重生or逃跑?面对早睡这场“硬仗”,互助打卡群真的有用吗?丨关注世界睡眠日③
睡前打卡,睡醒了也要打卡,做不到预设的睡觉、起床时间就要受罚……一些晚睡强迫症患者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组成互助打卡群,每天互相督促早睡早起。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也加入互助打卡群,探究大家自救的决心和效果。
群里都是同类,明确流程任务
晚睡强迫症患者的互助打卡群,真的能起到相互监督、早睡早起的作用吗?
在一个名为“XX早睡早起研究所执行事业部”的微信群里,群主制定了严格的打卡流程:来自五湖四海的群友们每天都会在临睡前打卡,记录自己入睡的时间,早上起床后也会打卡,才算完成了一天的任务。没做到早睡、早起其中一个就算全天任务失败,且每周早睡、早起必须达标5天以上,没完成一周任务的群友还要发个小红包。
▲某个早睡早起群的打卡规则。
为什么总是舍不得睡?群友们分享了自己的故事。一位来自珠海的群友欢欢说,他是做工程服务行业的,平常吃住都在工地上,没有什么娱乐活动,和家人聚少离多。欢欢不是走在吃宵夜的路上,就是在玩手机,于是养成了晚睡的坏习惯,身体越来越臃肿,皮肤也不好,还自称是“一个油腻的胖子”。不久前,欢欢当了爸爸,他觉得自己应该塑造一个身形匀称、作息规律的好爸爸形象,于是开始调整作息,锻炼身体。
除了上班族,高校学生也是“晚睡强迫症”的主力群体。网友“忠诚”介绍,他是一名大四的学生,上大学以来每天都要玩手机到凌晨1时多,放下手机后精神还是很兴奋,他也不知道自己每天是几点入睡的。长期下来,白天都处于一种“很丧”的状态。目前忠诚在准备考研复试,计划养成早睡的好习惯,免得变成“脱发油腻男”。
▲一群想要摆脱晚睡的人,在群里诉说自己的困扰。
有人重生,有人逃跑,还得看自己
打卡早睡的方法真的可行吗?记者和群里的资深群友聊了起来。组建了互助打卡群的网友CC介绍,她4年前生了女儿之后,只有等孩子睡了才能享受自由时光,于是越睡越晚,白天靠咖啡续命,身体抵抗力也变差了。2020年,CC计划职业转型,但因工作与生活太忙碌,唯一可以利用的时间只有早晨。
于是她加入了互助打卡群,在别人的监督和自己的坚持下,开始了长达1年的早睡早起,也因此完成了职业转型。坚持早睡早起后,以前几乎每个月都会感冒的她,感冒次数变少了,身体状况明显变好了,最关键的是每天完成的事情变多了。正是因为如此,CC组建了打卡群,帮助更多和她当初有类似烦恼的人。
有人在互助打卡群重获新生,也有人不久就当了逃兵。网友小鹤坦言自制能力较差,打卡群对她没多大用处。虽然每天按时在群里睡前打卡,但打完卡后,她依旧继续玩手机、追剧追综艺,根本没起到监督的作用,打卡只是让她睡前多了一道程序。
戒晚睡,得从心理上说服自己
为什么有人能在互助打卡群的帮助下,成功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几位成功“毕业”(指离开互助打卡群也能坚持良好作息)的网友都表示,打卡只是一种形式,要想纠正舍不得睡的坏习惯,关键是心理上要说服自己、认可这样的作息规律,否则加入互助打卡群也毫无意义。
CC说,最初参与打卡活动时,她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但她后来发觉这样不过是浪费时间,便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先是打卡之后再玩半个小时的手机,再逐步把玩手机的时间缩短,花了近3个月的时间才做到打完卡就放下手机入睡。
自治区人民医院精神(心理)·临床康复中心副主任黄玲提醒,参与督促早睡的互助小组的方法是可行的,但值得注意的是,需要评估自己是否适合互助打卡的形式。比如,互助小组是一群睡不着的人隔空连接在一起,知道有很多人跟自己有同样的困扰,一些人会感到安慰;但另一些人的性格特点是追求完美,本来已经快睡着了,想到没打卡,睡意又跑了,对他们来说,打卡相当于又增加了一项任务,无形之中变得更警觉了,反而帮了倒忙。因此,应该根据自己的性格和心理特点选择适合的方式。
此外,专家建议不要在床上跟互助小组的同伴们发信息,可以在睡前30分钟就互相提醒,把手机放在远离床的地方,再上床入睡。
纠正晚睡,可以试试以下方法:
1、白天开个小差。工作或学习时找个空隙忙里偷闲,减轻夜晚的补偿心理。
2、当发现玩手机停不下来时,可以强迫自己去喝杯水,打断这种惯性,转移注意力,有利于进入睡眠。
3、可以试试强行早起早睡。到了晚上困意自然就会让你感觉熬不动,从而更容易入睡。
4、播放一些助眠的App或者音乐软件里的白噪音。通过这些助眠手段,让身体尽快进入睡眠状态。
5、如果自己还是无法调节睡眠,并且严重影响了白天的工作和生活,还是要及时寻求心理医生和睡眠医生的帮助。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