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想早睡,但是心里的暗涌却不肯平息,你也是这样吗?丨关注世界睡眠日②

阅读数:9 发布时间: 来源:南国早报客户端 编辑:莫妮娜 记者:张若凡
晚睡只是表象,背后是人们心里的纠结、不安。

南国早报客户端关注世界睡眠日特别策划

夜深了,困到手机砸脸,你为什么还舍不得睡? | 关注世界睡眠日①

想早睡,但是心里的暗涌却不肯平息,你也是这样吗?丨关注世界睡眠日②

重生or逃跑?面对早睡这场“硬仗”,互助打卡群真的有用吗?丨关注世界睡眠日③

=====================================================================================================

那些舍不得睡的人,后来都怎么样了?32岁南宁小伙,白天工作太累,晚上报复性“不想睡”,经历了急性心梗、心衰后,他现在唯一的希望是等待心脏移植;换季添置衣服都要花10万元的富二代,因为没有人生目标而夜夜不睡,直到员工控诉,才发觉自己似乎已经了失去了“社会功能”。

晚睡这件事似乎无关穷富、年龄,专家说,晚睡只是表象,背后是人们心里的纠结、不安。

▲睡眠问题患者入院接受睡眠监测等系统检查。自治区人民医院供图

曾经不想睡,如今不能睡

“以前是不想睡,现在是不能睡了。”今年32岁的小蔡(化名)说,“后悔”两个字他已经说腻了。

作为一名基层公务员,他平时工作很辛苦,白天堆积的苦闷,唯有深夜才能缓解一二,所以晚上是真舍不得睡。抖音、微博、朋友圈轮番刷一遍,就到凌晨一两点了。这时,肚子就开始饿了。他的常规操作是叫个外卖,或是约同样舍不得睡的朋友出去撸个串。吃完往往到凌晨三四点了,这才心满意足地睡去。时间长了,体重蹭蹭往上涨,不到1.8米的身高,体重已接近100公斤。

自治区人民医院睡眠医学科主任赵明明介绍,晚睡强迫症最多见的原因是日常情绪、烦躁的转移、回避。小蔡的晚睡、体重飙升带来了新的问题——睡觉打呼噜。肥胖导致气道相对狭小,通过的气流减少,睡眠中出现呼吸暂停。这就相当于白天缺觉、晚上缺氧。加上吃完宵夜就睡觉,缺氧的身体环境让食物难以分解,在体内堆积,肥胖加剧,形成恶性循环。

最坏的情况还是发生了——小蔡因急性心梗入院,尽管捡回一条命,但心肌已大面积坏死,无可逆转。随后出现的心衰让他第一次体会到,活着是如此艰难。他根本无法躺下睡觉,因为会喘不过气,只能整夜整夜斜靠在床头,体会着生不如死的滋味。

目前,他和家人正在筹划着接受心脏移植。这是唯一可能让他重回正常生活的方法。

混乱的睡眠,失控的人生

在外人眼里,阿乐(化名)是让人羡慕的。作为30岁的富二代,他的起跑线就是别人的终点,年纪轻轻就财务自由了,换季添置衣服,10万元是起步价,这数字别人得挣一年。然而,他说富二代的苦闷别人无法体会。

阿乐有一位强势的母亲,家里的生意他完全插不上嘴,只得到指令负责打理其中一个店面。这让他觉得人生没有目标,于是躲进游戏里寻找闯关打怪带来的成就感。白天忙完店里的事已经很累了,但是脑子很兴奋,不想睡,就想着打游戏打累了再睡。

这个“累”的时间点越来越往后延。大概过了半年,阿乐的作息完全乱了,有时他会一整夜不睡,第二天白天睡一整天,或是睡两三个小时,清醒和睡眠变得毫无规律,他的脾气也肉眼可见地变差了,常常在店里暴怒。直到有一次,他控制不住自己,当着客户的面大骂员工。员工向阿乐的母亲控诉阿乐近来的反常。母亲得知后,让他多休息,“要是累了,店面也可以不用管了”。

本来,阿乐的生活目标仅剩打理好这个店面,如今连这点目标也失去了,他陷入更深的睡眠障碍,决定到医院寻求帮助。

广西江滨医院临床心理科(睡眠专科门诊)主任戴剑介绍,阿乐的问题,根源在心里。优越的物质条件让他丧失了人生目标,只能遁入游戏世界,睡眠时间减少带来了精力不足、注意力无法集中等一系列问题,难以正常交流、无法控制自己的脾气,正是逐渐丧失社会性的表现,这也是舍不得睡的严重后果。

▲患者向戴剑咨询相关问题。广西江滨医院供图

想早睡,心里的暗涌不肯平息

“现在,似乎全社会、全人群都在晚睡,连儿童青少年都不例外。”自治区人民医院精神(心理)·临床康复中心副主任黄玲的诊室里,有睡眠问题的病人来自不同年龄层,而且数量越来越多。

从他们的描述中,作为心理专家的黄玲能清楚地看到问题的本质——舍不得睡是一种表象,知道要早睡,可是心里的暗涌难以平息。

比如青少年群体,也面临着睡眠拖延的问题。“他/她晚上不睡觉,一直玩手机,抢手机就要死要活地闹。”从家长的描述中,孩子是因为贪玩手机舍不得睡,但是在心理医生的咨询下,他们往往会吐露出另一个事实——明明已经很努力了,成绩还是不好,同学好像天生就会做题,而自己怎么都学不会,达不到家长的要求,得不到肯定,想到第二天醒来又要去上学,又要忍受挫败,就觉得喘不过气,“不想面对明天”,于是他们选择在深夜躲进手机里。与其说是舍不得睡去,不如说是不愿意醒来。

成年人也是如此。黄玲说,随着整个社会环境的竞争、压力增大,人们内心的冲突愈加凸显:知道要早睡,却又不想掉队;渴望参与竞争,又渴望自由;想要加入竞争的队伍,又时常感到窒息想要抽身……这种冲突总是在夜深人静时更显喧嚣,一时无解,所以本能地回避,让自己在一个相对轻松的环境里多待一会儿。

黄玲表示,除了某些器质性问题引发的失眠,大部分的睡眠问题,背后的根源都是心理原因,焦虑、抑郁是最常见的两种类型。想要解决睡眠问题,需要直面内心的挣扎,而不是回避。如果靠自己的能力无法完成,可以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