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客户端三八妇女节特别策划●“他职业”中的“她色彩”
===========================================================================
头顶天空,双脚离地70多米,来自河池市的韦玉妙熟练地驾驶塔式起重机(下称塔吊)运送建筑材料。作为中建四局建筑工地上的女塔吊司机,韦玉妙每天重复着许多男人都犯怵的云中生活,见证了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
心态稳,操作细
“大臂往左走60公分,小车收一点,一档下,慢点……”3月4日,在南宁市一个楼盘的施工现场,地面上的工友正通过对讲机和韦玉妙沟通,将吊钩放置到指定位置。在70米高空中的操作室里,韦玉妙按照指挥顺利找到目标建材。
▲韦玉妙穿戴好设备,准备爬上塔吊。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闫芬丽摄
“驾驭好塔吊这个庞然大物,除了认真、细心,还要和地面的工友配合好。”韦玉妙说,在高空中操作,工友就是自己的“眼睛”。施工作业时,工友会用对讲机告诉她吊臂移动的位置、高度等,她要集中精力分析工友的指挥信号,还要操纵手柄,并通过视频监控系统观察吊钩周围环境,精准控制、小心慢放。
韦玉妙还介绍,若搬运的建材需绕过障碍物或需装嵌进去的话,更考验精准度和配合度。遇上这些情况时,她都缓缓控制操作台,把每一项指令操作到位,确保吊臂移动时建材稳定上升。一整天下来,常常感到手臂酸痛。
“操作时,心态要稳,一定不能急于求成。”她说,正是因为女性稳重、心细,现在不少项目工地上,对女塔吊司机的接受度也越来越高,从事这份职业的女性也越来越多。
遇狂风,也担心
为何会与塔吊结缘?韦玉妙很淡定地说:“我不怕高,就学了。”虽然她是女孩子,但从小喜欢上山、爬树,从不恐高。来南宁之初,她也与家人在建筑工地上搭建木工外架,习惯了在几十米的高空上作业。
▲韦玉妙正在攀爬。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闫芬丽摄
8年前,韦玉妙听从工友建议,报班学习,考取了“建筑施工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成为一名建筑起重机械司机,开始操作施工升降机。2年前,她再度报班培训,考取塔式起重机操作资格证,成为项目上唯一一个拥有双证的女司机。
韦玉妙回忆,她操作过最高的塔吊高度接近120米。她曾在没有电梯的情况下,爬上50米高的塔吊操作。现在最让她担心的就是突如其来的狂风暴雨,狂风中的塔吊晃动大,而她只能坐在驾驶室里等风小了、雨停了,再下来。
▲韦玉妙在攀爬时还要注意观察各连接部位的情况。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闫芬丽摄
为了工作安全,韦玉妙每天上班前都要检查一遍设备,看钢丝绳有无损坏、螺栓有无松动等,在攀爬塔吊时还要注意观察各连接部位的情况,如发现异常要及时联系维护人员来处理。
与寂寞作伴,希望影响更多人
有时候中午加班,韦玉妙一整天都呆在操作室,饭菜和水都是工友通过塔吊的吊钩吊上去。每天一个人在狭小的操作间,还要学会与寂寞作伴。
▲韦玉妙正在高空操作塔吊。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闫芬丽摄
她坦言,忙起来时间过得很快。不过,在没有东西可吊的空档,她既不能玩手机,也没人聊天,还真有点难熬。但她依旧喜欢这份工作,除了有可观的收入,还因为这份工作让她有别样的体验: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风景,能见证一栋栋高楼平地而起,能为城市的蝶变出一份力,也有一份自豪感。
“以前不少人觉得这些特种设备只有男人能开”,韦玉妙说,她的经历说明女人也能干好这份工作。从事塔吊司机两年来,她先后带2名女徒弟考取了资格证。未来,韦玉妙会继续学习,争取转型至安全监管岗位,将自己的塔吊操作经验分享给更多人。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