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满大街的“女汉子”,其实相当一部分是有名无实的,无非只是作风“强悍霸道”点而已。然而企沙新区污水处理厂的两朵“金花”——陈华和潘彩,绝对是实打实的“女汉子”,既下得了厨房,更上得了厅堂。不信?且听我娓娓道来。
我们工作的污水处理厂地方偏僻,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上下班路途遥远。厂区人员偏少,“兼职”多(运行工、检修工、花草工、清洁工),两朵“金花”以前是做大厨的,这下可是彻底转了行,陈华从事的是行政后勤,潘彩做的是运行工,虽然跟以前所从事的工作大相径庭,但她们却能够做到无缝对接,得心应手。
陈华初次“触电”(电子表格),没有丝毫慌乱,这毕竟跟蔬菜数量、价格等的统计因素是一脉相承的,对她来说不是一件难事。经过自己几天的努力和电脑高手的稍加点拨,合并同类项、分解单元格等很快就触类旁通。
厂区人手少,任何工作都不可能做到专一,琐碎事务经常找上门,一些平时只有男工才干的活,陈华也都亲力亲为,从污水设备的防护、检修,到格栅机垃圾的清理等;甚至运行岗的工友因休假而暂时缺员时,她也及时顶上。但无论做什么,陈华都能够挥洒自如。
潘彩上的是运行班,上班时间不规律,加上孩子小,每天都风里来雨里去,但她却从来没有因此而迟到。上中班时,晚上十二点下班后,她要骑着摩托车黑灯瞎火地长途奔袭几十公里回家;上日班时,天刚蒙蒙亮就又要匆匆忙忙往单位赶。尽管很辛苦,她也从来没有对工作怠慢过,抬起几十斤重的药包对她来说轻而易举。
两朵“金花”不仅出色地完成了本职工作,面对厂区的荒芜,她们还详细规划,精准布局,哪里该种树,哪里该种花,哪里该种菜,哪里又该种瓜。在她们的勤劳下,原本荒芜的厂区,逐渐有了生活气息。虽然变换了工种,但她们从未忘记过自己的老本行,在不影响工作的前提下,会时不时露两手,大家可以经常吃到她们做的反沙芋头、陈皮番薯、油炸麻花等,工友之间其乐融融。
由于厂区地处僻壤,忍受孤寂是工作的常态。只是过年过节的时候,大家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今年春节是驻厂以来的第一个春节,为了把过年的气氛弄起来,陈华和潘彩提议,大家一起包粽子,得到了大家的认同和响应。
说干就干,大家分头行动,你买粽叶,我买猪肉;你买糯米,我买绿豆......没有现成的灶台,就到厂区旁的空地上用别人丢弃的水泥砖垒起来,烧粽子需要较长的时间,大家就分批次轮流守候。由于她们调度得当,人人动手,个个参与,这个春节是大家过得最别样的一个春节,也是最快乐的一个春节。
“女人能顶半边天”,这句话在陈华和潘彩身上,可以找到完美的诠释。
作者:廖钦良(防城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