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特教老师:用心托起折翼天使 | 爱的使者·人物篇

阅读数:21 发布时间: 来源:南国早报客户端 编辑:梁冰欣 记者:张文卉
倾注爱心、甘于奉献

编者按:2022年2月22日是星期二,也是农历正月廿二。“2”在网络语境中常被视同“爱”的谐音。在“20220222”这个充满“爱”的日子,南国早报特别推出“爱的使者”策划报道,聚焦那些大爱无疆的正能量人物/机构,通过他们的故事来讲述如何表达爱、传播爱,传递人间的温暖。

人物篇:

无偿献血者:用热血传递爱与温暖

南宁“红娘书记”:打工贴钱牵线搭桥,促成上千段姻缘

助产士:为新生命保驾护航

特教老师:用心托起折翼天使

婚纱摄影师:爱都藏在微小的细节里

机构篇:

南宁市慈善总会:搭建爱的桥梁,传递慈善温暖

南宁福利院:用爱照顾每一个孩子,也会得到爱的回应

八桂义工:最简单也最动人,一幅幅手绘画作让志愿者感受纯净的爱

=====================================================================================================

有一群特殊的儿童,因为天生缺陷,难以和常人一样。庆幸的是,在南宁市特殊教育学校里,他们可以像常人一样获得爱的关怀,因为在那里有一群为学生倾注爱心、甘于奉献的特教老师。倪维,就是一名这样的特教老师。

“看了邰丽华的千手观音表演后,感觉很震撼。”一次偶然的机会,倪维被一场表演深深地感动了。为此,高考填志愿时,她选择了南京特殊教育学院。大学毕业后,倪维就职于南宁市盲聋哑学校(现南宁市特殊教育学校),从事“无声”的工作——聋教学事业。

“实际工作中,我才明白责任的艰巨。”倪维说,尽管知道特殊教育的不易,但真正面对这些无声世界里的孩子,震撼来得更深刻。聋哑人与健全人的重要沟通手段来自手语和书写。一张图片、一个手语动作和一个字,需要不断地重复,这是他们学习的常态。记忆力短暂是这个群体的一个特点,作为聋中职部的班主任,倪维需要不厌其烦地重复一样的教学方式。

特教老师面对的都是特殊的学生,不少学生从小缺少关爱而自卑,刚到学校时非常孤僻。2021年,小国(化名)从南宁市特殊教育学校毕业后,进入本地一家企业工作。周末空余时,会回到学校看望以前的师生。提起小国,采访中的倪维眼眶湿润,她告诉记者,小国进入学校中职部时已经20多岁,性格非常内向,甚至不敢与人对视。为了让小国尽快融入集体,倪维在课后经常和他聊天,并细心地观察这个男孩,发现他的绘画功底不错。在她的鼓励下,小国参加了各种绘画比赛,获得了不错的成绩,脸上逐渐出现了笑容,也开始和同学愉快相处。

如今,虽然从事的是“流水线”生产作业,但小国实现了自力更生的愿望:通过自己劳动,走上社会,像健全人一样有尊严地生活。“很多聋哑孩子从这里走出去,找到他们的人生价值。”15年如一日的从教生涯中,倪维始终坚守着这份职业,尽管艰难,却始终乐观向上。

倪维多次被评为学校最美教师、先进工作者、优秀班主任。2020年,被评为南宁市优秀班主任;2021年,荣获南宁市“我最喜爱的教师”暨第二十二届“李国伟、荣慕蕴教育园丁奖”。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