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2年2月22日是星期二,也是农历正月廿二。“2”在网络语境中常被视同“爱”的谐音。在“20220222”这个充满“爱”的日子,南国早报特别推出“爱的使者”策划报道,聚焦那些大爱无疆的正能量人物/机构,通过他们的故事来讲述如何表达爱、传播爱,传递人间的温暖。
人物篇:
无偿献血者:用热血传递爱与温暖
机构篇:
八桂义工:最简单也最动人,一幅幅手绘画作让志愿者感受纯净的爱
“您好,请出示您的健康码和行程卡,换上鞋套……”2月18日上午,在南宁中心血站的献血点,黄林宵身穿无偿献血志愿服务“红马甲”,接待前来献血的市民,宣传血液科普知识和献血常识,介绍献血流程,动员并引导市民参加无偿献血。
今年39岁的黄林宵是一名无偿献血者,参与无偿献血已有近10年。谈及自己第一次献血的经历,她依然记忆犹新。
2012年的一天,黄林宵去医院体检,突然看到有患者被推进急诊室,该患者因车祸受伤大出血,一旁的家属因为急需用血心急如焚。黄林宵询问医生怎么献血后,就来到了当时设在南宁裕丰商场楼下的采血车,捐献了400毫升全血。献血结束后,她拿着献血证回到医院展示给患者家属,称自己刚才去献血了,这让家属非常感激。“我后来才知道,当时献出的血液并不是马上就用于救治那个患者,但想到能为救人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还是非常高兴。”
▲黄林宵既是献血者又是志愿者。南国早报客户端见习记者 尹世斌摄
因为觉得献血可以救人,黄林宵下定决心要一直参与无偿献血。从2012年首次献血至今,黄林宵累计献血31次,献血量达12350毫升(全血3500毫升,机采血小板44个治疗量)。
▲黄林宵整理市民完成献血后的座位。南国早报客户端见习记者 尹世斌摄
黄林宵对无偿献血的热爱也感染了身边的人。2021年1月,南宁白沙大道发生了一起严重的交通事故,抢救伤员用血量大。当时她正和朋友们吃饭,看到这个新闻后,她立即在饭桌上呼吁朋友们去献血,大家纷纷支持和响应,次日多名朋友和她一起去献血。
▲黄林宵在一旁等待献血者测量血压。南国早报客户端见习记者 尹世斌摄
在参与无偿献血的过程中,黄林宵也想为这份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2020年6月,她正式加入南宁市无偿献血志愿者协会,如今已是该协会社会分队副队长,累计服务时长2167个小时。在工作之余,她每周都会抽出时间到南宁中心血站的献血点参与志愿服务。
▲黄林宵引导前来献血的市民扫码。南国早报客户端见习记者 尹世斌摄
“我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发现,献血的市民绝大部分都是献全血,而捐献成分血(血小板)的市民还不太多。” 黄林宵说,血小板可以用来救治白血病患者,在外科手术中可以用来及时止血。因此,她在服务中呼吁大家不仅可以献全血,也可以通过预约献血小板。
黄林宵说,自己会一直坚持参与无偿献血和志愿服务,也希望有更多朋友加入进来,用热血传递爱与温暖。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