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北京下雪啦!冬奥会张家口赛区普降中雪。看着窗外漫天飘雪,有网友想象:“运动员们在雪中比赛该是多么梦幻!”
大家还期待看到谷爱凌在上午10点的自由式滑雪坡面障碍技巧比赛中的潇洒身姿。结果,等来的却是比赛改到明天举行的通知。
选手们在雪中比赛,不是更有冬奥会的感觉吗?为什么自然降雪对赛道有影响?它们难道不是同一种雪?赛道上的雪和天然雪不一样?
还真说对了!冬奥会滑雪项目赛道上的雪并不是天然雪,而是人工造雪。天然雪无法达到冬奥会高山滑雪竞赛所使用“冰状雪”稳定性的要求。
自然凝结的雪花性质不稳定,含水量高,蓬松度很高,雪存放周期短,遇上高温和阳光等各种因素非常容易融化,再遇冷结冰从而导致硬度发生变化,对运动员竞技以及做出高难度动作产生了一定的阻碍。而人造雪不是雪花,而是被打成碎末的小冰粒,它的密度是自然雪的两倍多。
反复铺雪、压实、注水结冰……在经历了多个步骤后,一条合格的冰状雪道才会诞生,通常1米厚的雪需要被压到10厘米以下,大大增加其密度。再加上人造雪含水量低、存放的时间长、不易融化分解等优点,使其铺成的雪道更结实,和滑雪板的摩擦力更小,所以更适合滑雪场。
另外,比赛所用的人造雪中也加入了特殊的化学成分,所以这样的雪道的融化速度远远比自然降雪要慢很多。
在这基础上,工作人员还会定期检测赛道,并重新造雪、压雪,保证良好的赛道状况。
比赛时下雪会造成什么影响?
一是下雪时伴随的升温,会影响赛道的雪温和雪质。因此,运动员雪板打蜡的种类和多少,需要做好相应的调整。
二是降雪带来的新增积雪,会使赛道表面松软,摩擦力增大,不利于选手发挥。
而且降雪天气下能见度较低,会影响运动员和裁判的视线。尤其对于高速滑行的运动员来说,是非常危险的。
总的来说,对于已经制备完成的高山滑雪赛道而言,新的自然降雪对比赛是不利的。
新下的雪、融化后又重新凝结的雪和长期堆积的雪拥有不同的物理特性,混合在一起会影响赛场雪的稳定性。
降雪到什么程度会叫停比赛?
可能有人会认为,这很好判断,小雪就可以比赛,中雪大雪就不能比赛了呗。
事实上,并不是这么简单。
记者从赛道管理方了解到,这个和雪量无关,而是需要赛道雪面的黏稠程度达到一定标准才会中止比赛。会有专业人士负责把关和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