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国家推荐性标准《白酒工业术语》《饮料酒术语和分类》(以下简称新国标),将于今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届时,部分白酒将因其配料中含有“食用香料”或采用了非谷物食用酒精被划入“配制酒”行列。将要施行的新标准,会对白酒消费市场带来什么影响?未来,白酒行业由又会迎来何种变局?就此,在春节前,这个传统的白酒市场销售旺季里,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进行了多方探访。
“配制酒”“调香酒”并不少见
经过连日来在市场上的走访,记者发现不少白酒企业的低端产品都不同程度地添加了食品添加剂。
在南宁多家超市和一些烟酒店,白酒专区陈列的牛栏山陈酿白酒、老村长、台湾高粱酒、红星二锅头等产品标签上,均注明含有食用香料。此外,泸州老窖、绵竹大曲等品牌旗下均有添加了食用香料的类似产品。在电商平台上,记者发现一些酒类产品添加的食品添加剂不是食用香料,而是其他物质,如一款标称枝江酒业出品的枝江大曲牌固液法白酒,所用的食品添加剂配料就是三氯蔗糖。
▲根据新国标,从今年6月1日起,添加了“食用香料”的“调香酒”将不得再称为“白酒”。南国早报客户端见习记者 李明洋摄
另据业内人士透露,有些企业为了降低成本,会采用粮谷酿造的酒作为基酒,再与用薯类(如木薯)生产的食用酒精勾兑。类似的“勾兑酒”在市场并不少见。并且,标签上的这个关键信息往往会被厂家有意“忽略”或“遗漏”。
据了解,将于今年6月1日实施的新国标重新对白酒的定义进行了规范,也被行业称为“白酒最严新国标”。新国标明确:白酒必须以“粮谷”作为主要原料,谷物包括稻谷、小麦、玉米、高粱、大麦、青稞等,但不包括薯类(如红薯、木薯等);白酒不得使用食品添加剂,将调香白酒从白酒分类中剔除,明确其属于“配制酒”;液态法白酒和固液法白酒不得使用非谷物食用酒精。
如果用新标准比对目前在售商品的标签标注方式,前述这些产品因为添加了食品添加剂或是采用了非谷物食用酒精,6月1日后都将被“踢”出白酒行列,被划分为“配制酒”或是“调香酒”,不能再称为“白酒”。
市场暂时未有明显波动
虎年春节临近,白酒市场迎来消费旺季。区外一些地方已出现低端白酒“买一送一”“清库存”等大力度打折促销的情况。但从记者走访情况来看,白酒分类的新国标对南宁市场的影响还未显现。在南宁城乡结合部的一些超市及烟酒店,一些添加了食用香料的低端品牌在市场上还颇为活跃,因其低廉的价格,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在南宁市青秀区和兴宁区的几家大型超市,记者在酒水区看到牛栏山陈酿白酒、泸州老窖二曲、老村长、台湾高粱酒等含有食用香料的产品,只是参与了正常的年货节促销,并没有使用特别“超低价”出售。
记者在南宁市大沙田几家烟酒店和小型超市调查时,销售员均表示不知道白酒新国标以及具体的施行时间,也没有接到厂家或者上级批发商的通知。记者随机采访几位前来购买的顾客,他们均表示不知白酒新国标。消费者陆先生说,他一般只购买二三十元左右的白酒,“基本都是根据平时的习惯和口味来选择,像我这样喜欢天天都喝几杯的,只看价格合不合适,不会看瓶子上的标签配料表。”
低端白酒将加速洗牌
广西酿酒行业协会秘书长伍彦文表示,新国标最大的改变,是重新规范了白酒的定义且明确了酿酒的原辅料,清晰界定了清香、浓香、酱香等各香型白酒工艺特征,规定了白酒和饮料酒相关术语和定义,在概念上更加规范。同时,新国标也让普通消费者在购买白酒时,更加容易区分不同白酒的类型,为消费者明明白白选择产品提供了更多依据,有利于清理行业乱象,对白酒行业的规范和健康成熟发展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据了解,新国标将于6月1日正式实施,白酒市场留给“配制酒”“勾兑酒”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可以预见,低端白酒市场会逐渐出现分化并加速洗牌,一些品牌或将向纯粮酒方向升级,而部分品牌或将面临淘汰。
从长远来看,新国标必将对整个白酒行业带来不小的影响。“之前很多消费者在选购白酒时很少看配料表,因为消费者对其知之甚少。白酒新国标实施后肯定会对消费者的行为选择起到引导作用,为消费者的价值评估提供明确的方向。”一家头部白酒品牌广西市场负责人认为,新国标虽然不是强制标准,但目前主流白酒企业都已经把它作为一个行业的客观标准高调进行宣传,消费者也会将其作为消费的重要参考依据,因此,新国标的出台和实施对于白酒行业的影响非常深远。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