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新的一年已经到来,我们请了8位从广西走出去、目前身处天南地北的人物,讲述过去这一年里他们的故事。
对于他们而言,2021是复杂多变的,而2022是值得期待的,他们做出尝试,有所改变,学会接纳更广阔的自己,也拥抱更广阔的世界。有些问题只有时间能够回答,在他们的讲述里,我们得以体察不同的人生。
南国早报客户端特别策划●请回答2022·个人愿景
定居曼城的南宁妹因疫情虚惊一场,“我能回南宁吃一碗老友牛肉粉吗”
跻身主流视线的宜州姑娘,“代表中国队参加亚运会的梦想会实现吗”
========================================================================================
人物:兰俊宜 座标:中国南京
2021年,17岁的宜州姑娘兰俊宜经历了人生密度最高的一段时光,从一个小众体育项目的潜力选手,到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上首个站上领奖台的广西运动员,她为自己打开一条更开阔、更平坦的道路。而现在她想知道,自己距离亚运会的梦想还有多远?
▲17岁的宜州姑娘兰俊宜期待登上亚运舞台。
2021年成功出圈
这是体育圈很多人津津乐道的年度热门话题:第十四届全运会广西代表团的首枚奖牌,诞生在赛前并不广为人知的滑板项目上。
2021年9月11日,广西滑板运动员兰俊宜获得全运会亚军,原本她有机会问鼎金牌,遗憾的是“苦练了两个大招,结果没有在比赛中成功”。
滑板是奥运会和全运会上最青春的项目之一,以当届全运会为例,参赛选手的平均年龄仅为17岁,最小的只有9岁。17岁的兰俊宜正值“当打之年”,在获得2019年中国滑板俱乐部联赛冠军、2019年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银牌和2020年全国滑板锦标赛亚军等荣誉后,这名壮乡姑娘已经站稳了中国滑板的顶流位置。然而要被更多人看见,她缺的是一次真正的破圈之战。
四年一届的全国运动会成为了那个舞台,这是她2021记忆中的高光时刻,“今年最难忘的事就是参加了全运会,收获了宝贵的经验。”兰俊宜说,经过全运会的备战,自己的滑板技术有了提升,心态也明显更从容了。
▲兰俊宜在训练中。
漂在南京的广西妹
这一年来,兰俊宜回家的次数屈指可数,为了实现自己的职业梦想,她成为了一名漂在外乡的人,长期跟随滑板国家队在南京集训,日程被训练和比赛排得满满当当。
滑板运动在中国刚刚起步,自它成为2020东京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之后,才获得了国家层面的力推。在这个全新的赛道上,广西体育人尝试弯道超车——2018年8月,自治区政府与国家体育总局签订共建广西体育强区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广西滑板队应运而生,通过跨项选材与合作共建,开辟了又一条体育战线。
河池市宜州区庆远镇的兰俊宜,就这样进入了一个陌生的赛道。在接触滑板项目之前,她在广西体育运动学校练的是田径,在专攻的短跑项目上表现平平,没想到进入全新的领域半年后,她成功跻身国家滑板队。
在国家队的生活是单调的,一周七天,六天训练,广西姑娘练得很苦,她不认为自己是什么“天才”,国家队里多的是天赋出众的队员。除了出类拔萃的资质,成功还需要持之以恒的苦练,坚定不移的信念,兰俊宜对此心知肚明。
回望过去的一年,兰俊宜想对自己说:“辛苦了,新的一年要继续加油啊!”
▲兰俊宜在国家队的训练十分刻苦。
2022想代表中国出征亚运
2022年即将到来,兰俊宜期待一个悠长的假期,能从繁重的训练中暂时抽身,窝在家里好好休息,陪一陪父母和家人。她爱好听相声,觉得各种“包袱”不仅搞笑,还能从中体会人情冷暖、世间百态,“能学到的东西挺多的”。
如果有机会,她想去北京的德云社,现场听一次相声;如果可以,她想回广西吃一碗螺蛳粉。当然了,她最期待的还是能代表中国队,出现在2022年9月的第19届亚运会上。
兰俊宜知道这条路绝不会一帆风顺,国家队有太多需要学习的东西。而即便是踏上亚运会赛场,前方依然会荆棘遍地。在东京奥运会上拿到3金1银1铜的日本滑板队,是中国滑板需要跨越的天堑。
“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和喜欢滑板,也希望广西的滑板发展越来越好。”兰俊宜已经决定做一个开拓者,由她身体力行,为其他的极限运动爱好者探索一条前行之路。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