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草可以代替化肥,提高果品质量安全。12月2日-3日,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从全区富硒农业发展与乡村振兴技术培训班了解到,广西积极推广增施有机肥、绿肥种植等科学施肥技术,减少农业污染。此外,今年广西富硒农产品生产面积达到100万亩,产业规模首次迈上百万亩级阶梯。
▲果园里的豌豆成为绿肥。
在隆安县古潭乡育英村的一片青柚果园里,有成片的箭筈豌豆、绿油油的苕子。“绿肥种三年,瘦地变肥田。”绿肥指的就是箭筈豌豆和苕子,有培肥改土的作用。
记者了解到,紫云英、油菜、苜蓿等,都是比较优质的绿肥,在开花时节,还能呈现出一片花海,成为农业观光休闲点。
绿肥种植有效减少化肥的用量,据自治区统计局提供的数据,2020年全区化肥使用量为247.85万吨(折纯),同比减少4.19万吨,减幅1.66%。化肥使用量连续3年保持负增长,促进农业绿色发展。
根据广西99个县(市、区)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评价结果,初步圈定广西富硒土壤1.1355亿亩,是全国天然连片富硒土壤面积之最,基本形成桂东南、桂西北、北部湾沿海3个富硒农业重点发展区域。
广西积极推动富硒农产品认定工作,累计认定富硒农产品501个,涵盖富硒粮油、茶叶、果蔬、畜禽和水产等9大品类60多个品种,今年富硒农产品生产面积达到100万亩,产业规模首次迈上百万亩级台阶。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