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从南宁市2021年主要农产品生产情况新闻发布会了解到,今年10月受季节、地域限制等原因,本地市场蔬菜价格出现上涨。为确保蔬菜稳定供应,南宁市秋冬菜完成种植175.63万亩,同比增长2.95%。
▲12月3日,南宁市2021年主要农产品生产情况新闻发布会现场。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张文卉摄
“菜篮子”产品是重要的民生商品,蔬菜价格变动与广大市民生活息息相关。10月份以来,受台风、暴雨、寒潮等多重灾害性天气影响,原油等大宗商品价格暴涨推高运输成本,加上秋冬蔬菜生产换季,导致一段时间内南宁市蔬菜市场供应出现偏紧、价格高位波动的现象。从物价部门反馈的信息看,菜价总体上呈现外地调入蔬菜价格高于本地生产蔬菜、新上市蔬菜价格高于大量上市蔬菜。
为确保蔬菜生产供应,南宁市农业农村局采取措施大力发展秋冬菜生产,指导种植大户利用11月初下雨缓解旱情的有利时机,加大芥菜等生长期短的蔬菜品种种植面积。此外,抓紧抢收成熟蔬菜上市,增加本地菜供应量。
截至11月30日,南宁市全市秋冬菜完成种植175.63万亩,同比增加5.03万亩。南宁市目前自有种植的蔬菜品种涵盖叶菜类、茄果类、瓜类、豆类、根菜类、水生类、薯芋类和其他种类,种类十分丰富,且均衡分布于12个县(市、区)。
▲12月3日,南宁市高峰农贸市场一角。 南国早报客户端见习记者 尹世斌摄
猪肉价格是市民关注的焦点,今年的猪肉价格明显下降。据统计,今年前三季度南宁市生猪出栏344.98万头,同比增长44.59%。生猪出栏量及屠宰量基本恢复正常水平,产能加快释放,猪肉价格回归合理区间,保障首府猪肉供给。
南宁市是广西渔业重点市,今年10月底,全市水产品产量17.95万吨,同比增长4.83%。
据气象部门预测,2021年将是“双拉尼娜年”,南宁市今冬气温异常波动较大,出现冰冻灾害、干旱少雨等不利于冬种生产天气的可能性较大,给秋冬种生产带来较大压力。
南宁市将在畅通农产品销售渠道,缓解秋冬种产品卖难问题的基础上,做好本地特色蔬菜品种的开发,抓好品牌蔬菜创建,形成独具特色的蔬菜品种优势。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