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是第30个国际残疾人日,自治区残联五大专门协会、南宁市残联共同发起“残健互助,蓝灯指路”大型助残公益活动,让上万名残疾人通过观看电影、参观景点、志愿慰问、技能培训等多种形式走出家门,感受社会各界关爱,增强融入社会的信心。
▲活动启动仪式现场。
12月3日上午,在广西第30个国际残疾人日系列公益活动启动仪式上,盲人宋信航在老师曾柏良的帮助下表演了绘画,另一位盲人以吹笛子的方式进行配合表演。不过几分钟,宋信航就画完了一幅国画,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宋信航在老师辅助下画画。
“虽然眼睛看不见,盲人也可以画出内心的光明,画出自强不息。”宋信航说,他之前是一名盲人按摩师,但心里一直想做更多有意义的事。今年3月,他开始跟随曾柏良学画画。经过半年多的学习,他的绘画水平逐渐提高,找回了快乐和自信。
在南宁民族影城,200多名各类残疾人、“残健互助”志愿者一起观看了革命主旋律影片《红船》。南宁的万达、星湖等其他9家影院,也免费播放《长津湖》《无尽攀登》《铁道英雄》《第一书记》《古董局中局》等影片,让1000多名残疾人走入影院,享受光影带来的乐趣。
▲宋信航向观众展示作品。
“因为腿脚不便,我平时外出看电影的次数屈指可数。”李先生说,通过残联组织的观影活动,感受到了社会对残疾人的关心,看了这部礼赞建党百年的影片,今后要勇敢地面对困难,乐观积极地生活。
当天,还有50多名聋人到红色景点邓颖超纪念馆“打卡”。作为残健互助志愿者、听力障碍人士李创用手语为大家做现场手语讲解,通过手语讲解,观看纪念馆实物、图片、场景复原、多媒体陈展等方式,全面介绍了“南宁女儿”邓颖超的一生,为大家上了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
“残健互助,蓝灯指路”大型助残公益活动是南宁市开展的系列助残公益活动之一,从11月30日起,南宁市12个县(市、区)残联悉心组织,充分调动社会资源,倡议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开展“八个一”系列助残公益活动,用实际行动诠释“残健融合”理念,鼓励、引导残疾朋友融入社会,进一步倡议社会各界对残疾人事业的关注与支持,营造良好的“残健互助”的氛围。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