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晚,广西北流发生5.2级地震。地震发生后,自治区地震局派出5个调查组赶赴震区开展工作。13日上午,就此次地震,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采访了广西地震台网中心专家。
记者从自治区地震局了解到,截至13日11时00分共记录到余震32次,其中2.0~2.9级地震1次。1.0~1.9级地震2次。0.0~0.9级地震11次。 最大余震为10月12日23时31分发生的2.3级地震。
广西地震台网中心副主任孙学军表示,1970年以来,此次地震震中周边150公里范围内共记录到3.0级以上地震63次,其中3.0-3.9级地震50次,4.0-4.9级地震12次,5-5.9级地震1次,最大地震为1986年1月28日广东阳江5.0级地震(距离此次地震约143公里)。
孙学军认为,虽然该区域地震有活跃迹象,但这一区域在历史上地震活动水平相对较低,连续发生更大强度地震的可能性不大。此次地震属于地震能量正常释放。
从目前收到的前方的灾情报告来看,房屋、人员伤亡情况并不是很大,孙学军表示,这说明一是大家的防范意识加强了,二是房屋建设设防工作比以前要好。据了解,我区地震区划图将广西的抗震设防等级提高了,其中南宁的地震烈度,由上一代《区划图》的6提高到7度。全区地震烈度7度区范围有所扩大,除南宁外,钦州市辖区部分街道(乡镇),田林、扶绥、合浦、陆川共4个县及其附近乡镇(街道)也从6度提高到7度。
科普1
地震逃生方法
室内逃生
地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
避震应选择室内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旁、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
躲避时,应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同时,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体。此外,要保护头颈、眼睛、掩住口鼻
最重要的是不要随便点灯火,因为空气中可能有因燃气管线破裂泄漏的易燃易爆气体
科普2
如何识别谣言
据介绍,地震发生后,市民可以从官方微博中国地震台网速报,或者微信“广西防震减灾”公众号获取正规信息。这些信息在地震发生三分钟后就会发布。而正确识别地震谣言的方法非常简单,因为根据目前的技术水平:
有明确地点、震级的地震预报是谣言;
有明确地点、日期的地震预报是谣言;
有明确震级、日期的地震预报是谣言;
有明确地点、震级、日期的地震预报是谣言;
无论来自何方(包括国外、科研机构、民间等)的有明确地点、震级、日期的地震预报均是谣言。
(注意,地震预警不是谣言。地震预警是大地震发生后,在地震波来到前发出的预警,目前我国已具有地震预警的技术。地震预警留给人们撤离到安全地带的时间非常短暂,往往只有数分钟)
编辑丨陈程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