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五一”假期,在桂林山水画卷中探寻红色印记

来源:桂林晚报、桂林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发布时间:

桂林,钟灵毓秀

山水间不仅有甲天下的秀丽风光

更留存着波澜壮阔的红色印记

“五一”假期将至

让我们在山水画卷中

重温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汲取前行的力量

感受红色基因的代代传承

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

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位于桂林市全州县才湾镇境内,是湘江战役三大阻击战中的脚山铺阻击战战场遗址所在地,距离全州县城12公里,主要包含纪念林和纪念馆两大功能区,项目总占地面积为970亩。

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以“一草一木一忠魂,一山一石一丰碑”为主题,其中,纪念馆总建筑面积7479平方米,展陈面积约为4545平方米,全面、系统地展示了红军长征的整个历程和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我国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纪念林是缅怀红军先烈、开展祭奠活动的主要场所,安放有红军烈士遗骸,规划建设有凭吊广场、湘桂古道、石林石阵、连心树广场、战壕遗址等。               

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烈士纪念碑园

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烈士纪念碑园坐落于兴安县城西南1公里的狮子山,占地面积8万平方米,由大型群雕、主碑、纪念馆组成。

1996年6月,国家教委、民政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共青团中央及解放军总政治部共同确定碑园为“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7年6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将其列为首批“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成为全国重要的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和旅游观光区。2017年1月,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烈士纪念碑园被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2018年10月,被评为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湘江战役新圩阻击战酒海井红军纪念园

2019年,经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迁建新圩阻击战史实陈列馆。陈列馆建筑面积2030平方米,展陈面积1000平方米;共展出照片104张,文物128件、主题雕塑18个组、美术作品6幅、场景展示4个。

整个展陈分为血战新圩、红军忠魂、薪火相传三个部分,着重围绕新圩阻击战战斗过程、壮烈场景和酒海井红军烈士遗骸发现、集中安放进行展陈。

历史因铭记而永恒

精神因传承而发扬

除了规模可观的陈列馆

桂林不少大街小巷里

同样隐藏着许多红色遗存

在中国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中

它们犹如明珠,熠熠生辉

木龙书院

抗日战争期间,桂林周边大大小小的溶洞就成了天然的防空洞,也是人民群众赖以生存的庇护所。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根据溶洞的地貌特征,顺势提出了“岩洞教育”的战时教育理念,并在1938年底亲自来到桂林实践。作为抗战时期岩洞教育最著名的“十八洞”之一,木龙洞见证了从那个年代走过的桂林学子的青春记忆。

2021年10月,依托这段历史、花费2年多时间在木龙洞内建成的木龙书院开始试营业。有从外地专程寻访的耄耋老人到此追忆:他的父亲以前是桂林中学的老师,曾亲自带学生到木龙洞里避难、上课。

八路军桂林办事处纪念馆

八路军桂林办事处纪念馆位于桂林市中山北路14号,是依托八路军桂林办事处旧址而建立的纪念性博物馆。1938年11月八路军桂林办事处正式成立,桂林成为西南抗战的大后方。1996年,这里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至2008年,又被确定为国家首批免费对外开放的博物馆、纪念馆之一。此外,它还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和全国百个经典红色旅游景点之一。

微信图片_20250424170252.jpg

红色精神,是一种强大的力量

是一种坚定的信仰

更是一种永恒的光芒

“五一”来桂林,不虚此行!

编辑 黄叮佳

责编 易治平

审核 梁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