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陆欣楠
走进百色市图书馆,指尖划过书页,一座城市的记忆便层层展开。这里有革命烽火中的动人细节,有山水之间的悠扬歌谣,有跨越千年的文化印记。当文字与现实相互映照,百色的故事便有了更生动的讲述方式。
▲百色起义纪念碑园位于百色市城东路后龙山上。 新华社发精神底色永不变
《千里来龙——红七军》的书页间,保存着这座城市最珍贵的红色记忆。书里以详实的史料与生动的笔触记录了红七军从百色起义到转战五省、会师中央苏区的七千里铁血征程。百色市图书馆馆长覃伟说:“最打动人的往往不是宏大的叙事,而是瑶族同胞分到土地时的泪光,是壮家青年参军时背上的绣花包袱。”
如今,当读者们走进粤东会馆,仍能在斑驳木墙上看到当年的痕迹,当历史从纸面走进现实,读者在这里触摸到的,不仅是一段革命往事,更是一座城市的精神底色。
▲书籍《千里来龙——红七军》。周杰摄
千姿百色引客来
每年农历三月初七到初九,百色市田阳区敢壮山下,壮家儿女们以歌传情、以歌会友,将春耕秋收、婚嫁悲喜编入即兴歌谣,热闹非凡。《畅游百色》一书将这些场景一一记录,也为探访者提供了发现城市之美的线索。如今,这本书也成为了无数读者的“旅游指南”,有人按照书中的指引,在乐业天坑,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有人走进靖西鹅泉,体验宁静的田园风光。当书中的文字与眼前的风景重叠时,不少人感叹:“实在是太美妙了!”
▲敢壮山歌圩节。中共百色市田阳区委宣传部 周加孔摄
在百色市图书馆的地方民族文献阅览室里,《文化百色》静静讲述着这片土地的故事。从革新桥遗址的石斧到壮锦上的凤凰纹样,从《布洛陀诗经》的壮族创世史诗到革命先烈的优秀诗词,这本书将散落的历史碎片串联成完整的文化图谱。
“百色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书。”覃伟表示,三本书从不同角度记录这座城市,《千里来龙——红七军》聚焦革命历史,《畅游百色》展现山水人文,《文化百色》梳理文化传承。它们共同构成百色的完整记忆,如同右江的流水,承载过去,流向未来。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肖海燕
校对 黄少华
责编 唐海波
审核 孙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