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晚安十点丨永远为中文的生命力而惊叹

来源:南国早报App·晚安十点 发布时间:

1000110b54cbab0764abbdb7723992aab9bec1f1db12c219c96fb71330cf362c5feb3

近日,一条名为“明信片的意思就是明信片”的帖子登上社交平台热门。

乍一看仿佛“废话文学”,细看之后网友惊呼:原来我们司空见惯的词,从造词法看来竟颇有深意。

事实上,这些被我们“熟视无睹”的词语里,藏着中文无与伦比的底蕴与浪漫。

01

中文的美和巧思

藏在日常的一字一句里


中文是世界语言体系里,唯一延续至今的表意文字。它的音、形、意高度统一,以每个字为单位组成语素。每一个中国字都有它独属的意思,而当它们彼此组合起来,又会形成与原本含义有关的新的意思。这是中文的有趣之处,更是丰富之处。


之前有位外国朋友和我说:“你们中国人真浪漫,把水煮沸叫‘水开了’。把水受热冒泡的样子比作花开,太妙了。”(@阙歌)


一头小一头大的东西,就是尖的东西。同“”这个字的结构一样。(@阿姨呐.)


一直以为“调羹”是勺子的方言叫法,后面上了大学,才发现这两个字很有意境。(@霏舟落榆)


知道”其实是一种高级的表达方式。道,可以抽象为很多事物的规则,也有说的意思。明白道理,还可以把它表达出来,就是知道。(@GoldenRunner)


我很喜欢“故事”一词,“故”之一字便是“以前”“从前”的意思,跟“事”组起来就好有意境。(@Racfaymel)


花生”其实是“花落而生”之意,真的很美很形象。(@LIaaaaa.2u)


牢笼——虽有牛龙之力,但不能突破束缚,就是牢笼。自由——虽然在框内,但仍能有出来的地方,就是自由。(@momo)


非常”,非,常,不寻常的。(@Rui)


02

表意文字的浪漫

也在翻译的信达雅


有网友说:“汉语的长处就在于能用对应的字,在准确音译的同时表达准确的含义,由此组合成的新词马上就可以被大众接受,并融入我们的语言体系。”

确实如此,很少有一种语言可以做到像汉语一样兼容并蓄,又蕴藏广博深意。一些我们耳熟能详的词,其实是外来语,但因其写法和读法都很本土化,以至于不细想很难发现。

这就是翻译的信达雅,也是汉语言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普罗大众(populace)”这个词的音译是我心里的第一名,第二名是“歇斯底里(hysterical)”。(@C114)


没人觉得“霸凌(bully)”翻译得真的很好吗?我第一次听到的时候很震撼,怎么会有读音到单字含义都如此相近的一个词!(@Esprios)


拍立得(Polaroid)——拍下,立刻,得到。(@喜欢煮面条)


脱口秀—— talk show。(@总裁美好)


基因(gene)”这个词翻译得极巧妙——形成每个生命的,基础的因子。(@蝌蚪啃蜡)


03

中文之美在于生活

在于生生不息


中文无疑是一种鲜明地活着的语言。我们每一天的生活,都在丰富中文的含义;而每一个新词的出现,也都在丰富我们的生活。

太多耳熟能详的词在使用中不断改变着含义,方成我们今日熟悉的样子。

河南方言中,会把“雨”说成“滴星儿”,多么有诗意。(@00)


在我的家乡,窗户叫“光门”,也就是给光走的门。(@海的蔚蓝色)


四川话里把“结束”称为“归一”。归一,在道家里指万事万物都回归于本源的状态,第一次意识到的时候觉得太妙了。(@把梦和生命线都打翻在地了)


其实最浪漫应该是“再见”这个词。再见在中文里的含义是离别,但字面上的意思却是再次相见。一个短短两个字的词,竟然包含了相见和离别两种意思。

当我们每次对别人说出再见的时候,其实也包含了下一次再相见的期望吧。(@Y)


来源:央视新闻,有删减

编辑 戴昕明

校对 黄少华

责编 梁冰欣

审核 段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