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山水相连,文明互鉴!第三届中国—东盟非遗周奏响文化交融新篇章

来源:南国早报客户端 发布时间:
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陆欣楠,邹财麟/图/文

潮汕英歌的刚劲舞步遇上壮族会鼓的豪迈回响,马来西亚的“咚当撒央”(马来西亚传统艺术)对话越南北宁官贺民歌的悠扬......4月1日,第三届中国—东盟非物质文化遗产周“共享非遗盛世”非遗展演活动在南宁市民歌湖举行。活动现场,来自中国与东盟的演员们以舞为媒、以歌传情,让非遗“活”在当下。

活动现场,戏曲行当展示《邕城戏韵》。

铿锵的英歌舞步踏响大地,雄浑的壮族会鼓震撼人心,灵动的藤县狮舞翻腾跳跃......展演活动现场,非遗巡游队伍所到之处,游客们纷纷举起手机追逐拍摄,欢呼声此起彼伏,民歌湖湖畔化作欢乐的海洋。

上午10时,在民歌湖限定的“水舞台”上,来自国内外的非遗精品轮番登场:既有央视春晚“网红”英歌舞队带来的《中华战舞 英歌雄风》、南宁市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带来的《邕城戏韵》,又有朝鲜族优雅曼妙的《长鼓情》;越南艺术家献上婉转动人的北宁官贺民歌《四季快乐》,来自马来西亚的纯粹舞团则带来充满异域风情的《KURIK KUNDI》......多元文化在此交相辉映,奏响了一曲动人的文明交响乐。

戏曲行当展示《邕城戏韵》。

朝鲜族长鼓舞《长鼓情》。

“非遗是跨越国界的共同语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广东普宁英歌代表性传承人陈来发表示,这支融合南拳与戏曲的古老舞蹈,从潮汕跳向世界,当天更在广西三月三与东盟文化激情碰撞。

广东普宁英歌舞《中华战舞 英歌雄风》。

群众观看广东普宁英歌舞。

马来西亚纯粹舞团艺术总监谢凯贤说道:“当看到羌族肩铃舞、傣族象脚鼓舞等非遗歌舞时,我们读懂了中华民族的生活智慧。”

四川羌族肩铃舞《肩铃舞》。

今年适逢中越建交75周年暨“中越人文交流年”。活动现场,越南艺术家带来的北宁官贺民歌《四季快乐》婉转缠绵,用歌声传递了彼此的深情和友谊。“越南也有庆祝‘三月三的传统习俗,今天能在广西与中国的朋友们共度这个节日,让我感到格外亲切。越南北宁省官贺民歌剧院第二艺术团演员阮氏娅欣喜表示,通过这场文化交流,也让节日更显珍贵。

越南北宁官贺民歌《四季快乐》。

据介绍,本届中国—东盟非物质文化遗产周由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自治区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南宁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于3月29日至4月2日在南宁举行。本届非遗周以南宁市民歌湖为主会场,联合南宁戏曲博物馆(新会书院)、邕州剧场、广西民族大学等分会场,围绕“共享非遗盛世”“展现非遗之美”“传承非遗之魂”“打造非遗之市”“游历非遗之趣”五大主题篇章,全景呈现非遗活态传承成果,为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建设中国—东盟区域文化旅游枢纽注入文化动能。

非遗舞蹈秀《壮美之约》。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丁春霞

校对 麦雪莉

责编 唐海波

审核 梁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