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高校一选修课按视频流量打分,学生:及格好难,拼“老命”了

来源:南国早报客户端 发布时间:
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玉浩/文 尹世斌/图

近日,广西财经学院一门选修课在网上走红,这门课程叫“短视频创作与编导”,采取了特别的打分方式:按学生作品的流量给分。有些“机智”的同学把老师上课的视频分享到视频网站上,一口气获得了上百万的点击量。

3月25日,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走进广西财经学院,体验了这一网红选修课程。课堂上,任课老师狄振鹏博士穿着长衫,戴着礼帽,摇着纸扇,一副老派上海滩打扮,给同学们讲解如何在新出视频中制造反差。整堂课如同脱口秀现场,老师不时甩出几个“梗”,同学们笑声连连,不少人自愿为他当捧哏。

狄振鹏装扮成许文强,不少学生纷纷拍摄记录。

狄振鹏上课的装备不少。

成绩与个人流量挂钩

有学生一条视频阅读量破500万

开课首周,同学们就被要求在互联网上传视频。课程说难也不难,但拿到及格有时也非易事:一个人上传的系列视频,总点击量上1万,成绩才算及格,点击量达到100万,成绩为优秀。

狄振鹏正在上课。

经济与贸易学院经济学专业的潘同学告诉记者:“我室友直播赚了钱,我听说这门课有教直播,教授还挺搞笑,就选了。结果得知百万流量才能拿优秀……”虽然刚开始上课时潘同学忧心忡忡,但她也很快发现了“流量密码”:随手拍摄的课堂花絮剪辑上传后突然成了爆款,有超过587万的浏览量,点赞超过了20万。

对于意外获得的流量,潘同学坦言:“我是个‘小白’,当知道自己流量特别高时,我兴奋得到处和别人说。”

潘同学展示自己编辑的视频,首条播放超过500万次。

也不是每个拍老师的同学都有如此高流量。金融与保险学院的李同学也上传了类似内容的视频,浏览量为70.8万。

课堂上,作品总浏览量达到了1万的同学,可以获得奖励。狄振鹏解释说:“既然视频创作是实操演练,我们希望能更贴近现实一点,让同学们稍微感觉到竞争压力。我们的课是‘以战代练’,短视频创作运营,通常以直播进行流量变现,在课堂直播,也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到直播现场的运作。”

狄振鹏课堂现场,做出高流量短视频的学生获得“皇冠”等奖励。

学生对视频流量获取有自己的见解

究竟哪些视频更受欢迎呢?据了解,大部分学生会选择“抽象大学生”赛道。但同样是课堂随手拍,潘同学有几百万流量,一些同学却还在为“破万”等待。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们有了自己的见解。

学生在选修课上拍摄狄振鹏

潘同学向记者解释:“我并不是第一个上传课堂视频的人,前面的同学等于替我做了预热,加上我的‘钩子’比较好,因缘际会才有了高流量,其实我也担心,不知下一个视频是否能走对赛道。”潘同学所说的“钩子”可以理解为“视频开头剪辑的切中用户痛点的悬念”,这也是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之一。

狄振鹏向记者介绍说:“去年的课程,有十几人没及格。有的大学生选择养生这样的赛道,流量不如意。那些平时拍照有艺术感的同学,在视频创作课上比较容易取得好成绩。流量与平台规则、用户喜好、内容创作都有关系。”

下课后,几名同学与狄振鹏交流。

课程旨在促进就业

百万流量的潘同学已经跃跃欲试,想要开启一段直播兼职生涯,好将手头流量变现。另一名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的同学表示,视频创作能力是新闻专业必备技能,这门公共课偏向流量获取,她觉得很有帮助。金融与保险学院的韦同学觉得未来可用视频提业绩,该学院的李同学称自己参加过双选会,当时就有企业问起“是否有做视频的技术”。而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的陆同学则直言“目前还没找到视频流量与自己专业之间的关联”。

狄振鹏告诉记者,视频创作、直播是未来趋势,他计划在课程里增加制作视频简历的内容。相信这门课程可以为同学们提供一定的就业砝码。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戴昕明

校对 黄少华

责编 唐海波

审核 赵永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