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黄春荔 唐建富 廖敏
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印发了《关于发展消费金融助力提振消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根据《通知》,商业银行可根据客户的情况差异化授信,对个人互联网消费贷款金额上限、贷款期限等进行调整。连日来,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走访南宁多家商业银行了解到,银行方面已经纷纷跟进,对消费贷产品进行了提额。与此同时,消费市场的热度也被新政策带动,分期购车的消费者增多。
新政:提高个人消费贷额度
《通知》明确,商业银行可根据客户还款能力和风险情况,实施差异化授信。对于信用良好、有大额消费需求的客户,个人消费贷款自主支付的金额上限可阶段性从30万元提高至50万元,个人互联网消费贷款金额上限可阶段性从20万元提高至30万元。
在期限方面,针对有长期消费需求的客户,商业银行用于个人消费的贷款期限可阶段性由不超过5年延长至不超过7年。
3月25日,南宁多家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相关人士告诉记者,他们已经收到通知,正在抓紧落实新政策。
采访中,业内人士表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经济政策的着力点更多转向惠民生、促消费,以消费提振畅通经济循环,以消费升级引领产业升级。同时,明确提出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银行消费贷额度提升、利率降低,有助于降低居民的消费成本,提升居民消费意愿。”
银行:大部分已跟进调整
新政落地,商业银行纷纷跟进。记者查询了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兴业银行、招商银行、广西北部湾银行等多家银行的手机银行App,发现个人消费贷款上限已提高至30万元。
▲有的手机银行App页面显示,“快贷”额度已提高至30万元。
“我在3月25日查询自己在建设银行的‘快贷’额度时,已经从20万元提高到30万元,利率也调至2.8%。我正好近期准备装修房子,如此一来,预算就很充裕了。”市民黄先生说。
南宁市民主路一家兴业银行网点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该行的“兴闪贷”线上申请最高额度已经调整至30万元,网点里还张贴了相关宣传资料,通过使用优惠券的方式可享受2.78%的年化利率,但期限为1年。
▲兴业银行某网点已经张贴消费贷宣传资料。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 黄春荔摄
记者在走访过程中注意到,选择不同的个人信贷产品,或是到网点根据个人情况量身定制,能申请到更高额度、更长的还款期限。
如招商银行“闪电贷”,年化利率最低至2.58%,申请额度最高为30万元,期限3年。银行工作人员介绍,如果在网点申请该消费贷产品,额度最高可达50万元,期限最长可达5年。
华夏银行的“龙e贷”,在App上显示申请额度最高为50万元,年化利率则为3.5%。银行工作人员称,在申请贷款的过程中,可通过使用优惠券降低利率,最低可达2.76%。贷款期限根据还款方式分为3年和5年。
不过,也还有少数银行的个人消费贷最高额度尚未调整。3月25日,在南宁市民主路一家城商行网点,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该行个人消费贷目前可申请额度最高为20万元,年化利率最低3.1%,申请方式为工资贷和公积金贷两种,“不排除短期内有调整”。
市场:大额消费贷分期更轻松
在日常消费中,买汽车是最典型的大额消费。此次个人互联网消费贷提高额度、延长期限,在车市反应热烈。有车商估算,以购车分期为例,相比5年期,7年期贷款可使车贷月供降低20%~30%(根据首付和利率存在波动)。
“您最高可贷50万元,贷满7年,每月还款6700多元。”在南宁国际会展中心一场车展上,鸿蒙智行展位的销售人员一边摁着计算器,一边给客户介绍贷款分期的事宜。
▲购车者在了解购车分期贷款详情。 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 唐建富摄
上周末收到银行朋友告知“消费贷升级”消息后,市民梁先生就来看车了,“每月车贷少还千把块,家庭花销充裕不少,反正汽车是耐用品,多还两年车贷也无妨”。
记者看到,极氪、魏派、林肯、沃尔沃等涵盖50万元级别中高端品牌展位,纷纷打出了车贷调整的宣传。以一款林肯飞行家为例,终端售价约为53万元,如果车贷30万元(年利率4%),期限从“5变7”延长后,月供可从约5500元降至约4200元,降幅超20%。
陈丰骏在南宁经营多个汽车品牌经销店。他最近和几个银行车贷部门算过账:“车贷一般最低2年起,每多贷1年,客户转化率能提升5%。也就是说,贷7年比贷5年更利于成交。”以往,如果贷款额度超过30万元,消费者不得不通过多笔贷款或复杂流程解决,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消费意愿。
记者还从南宁部分大型家电卖场了解到,消费贷新政在高端家电和装修等场景也反应热烈。有卖场人士表示,8万元智能家居改装,分期7年,月供不到1000元,“这样的方案得到很多年轻人认可”。
另一方面,对于非银机构的的金融消费公司,也快速响应,尝试推出“助贷+担保”模式,为消费者打造“捆绑授信”套餐,将银行30万元额度与自身20万元额度组合,在总额度上看齐新政。
温馨提醒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经济复苏和消费回暖,零售贷款资产质量有望触底回升。相应地,银行对优质零售客群的过度竞争也有望得到缓解。对于符合条件且有融资需求的借款人,现在或许正是申请低利率消费贷的好时机。
同时,消费者也要注意辨别和防范不法贷款中介的风险。已有多家银行近期发表声明,提醒客户谨防不法贷款中介超低利率背后的陷阱。
不良中介以“增加额度”“优惠利率”“内部通道”“迅速放款”等为名,收取与实际服务内容不对等的费用。或者以超低利率吸引客户,但在实际放款时利率却远高于承诺的利率,甚至额外收取风险管理费等费用。更有不法中介伪造或冒用正规机构的名称、标志和文件,误导消费者购买虚假保险产品,办理虚假业务。
消费者在办理贷款时应选择正规金融机构,警惕不法中介的虚假宣传和诱导,保护自身合法权益。(据《金融投资报》)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戴昕明
校对 麦雪莉
责编 唐海波
审核 赵永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