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青光眼悄无声息把视力“偷走”!眼科专家做客健康大讲堂“扫盲”

来源:南国早报客户端 发布时间:
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赖武慧 黄占玲

今年3月9日至15日是第18个“世界青光眼周”,为提升公众对青光眼的认知,助力早筛早治,3月14日下午,由南国早报、南国城报·健周刊举办的健康大讲堂活动,邀请了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黄宝宇做客直播间,针对青光眼的防治进行科普,为网友们答疑解惑。

青光眼隐匿性强,致盲性不可逆

今年“世界青光眼周”的主题是“AI协同护航,共防青光眼盲”。

“青光眼是全球排第一的不可逆致盲性眼病,但公众对它的认知仍存在误区。”直播一开始,黄宝宇用一组组数据敲响警钟:青光眼急性发作是眼科十大急诊病之一,占眼科急诊入院病例约1/4,如果治疗不及时,致盲率较高。青光眼的危害不容小觑,但是它又非常狡猾,常常是隐匿发病。全世界目前约有8000万名青光眼患者,当中约半数的人没有察觉自己已经患上青光眼,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早期的青光眼大多数没有症状,不少患者直到视力严重受损时才确诊。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黄宝宇在健康大讲堂直播间解答网友的问题。

小习惯酿成大隐患,警惕“高危行为”

在直播过程中,不少网友留言和医生互动。有网友问:“造成青光眼的原因是什么,生活中有哪些用眼方式会导致青光眼?”对此,黄宝宇做了解答。

黄宝宇指出,近年来,青少年群体患青光眼的风险增高,与用眼习惯和生活方式有较大关系。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的高频使用,使得眼部长期处于过度使用的状态。而暴饮暴食、加班劳累、情绪波动等生活方式都有可能导致眼压升高,从而引发急性青光眼。

除了遗传、年龄等不可控因素,黄宝宇重点剖析了日常生活中可能诱发或加重青光眼的“高危行为”,如乱用、滥用眼药水,隐形眼镜佩戴超时,长期夜里关灯刷手机等。此外,集中大量喝水也可能会诱发青光眼。黄宝宇曾接诊过这样一名患者,他在短时间内大量喝水,结果导致眼压增高,诱发了青光眼。

如何防治,关键在早发现早干预

一名刚出生18天的婴儿,被确诊婴幼儿性青光眼。孩子初生不久就有临床表现,眼珠特别大,比较畏惧光亮。家属及时发现了不对劲,带孩子前去医院就诊,最终孩子通过治疗,控制住了病情。

黄宝宇表示,那么小的婴儿会患上青光眼,是由于胚胎时期发育障碍,婴儿的眼压升高,整个眼球不断增大。眼压升高时,可导致视神经纤维损害,如果视神经严重受损,可导致失明。

青光眼危害那么大,该如何预防?对此,黄宝宇建议,如果是刚出生的孩子,家长发现孩子黑眼珠明显大于同龄孩子,新生儿或婴儿出现用手揉眼、烦躁、喜欢埋头等行为,强光下宝宝经常趴在妈妈肩膀上或怀里、不愿睁眼等症状时,应及时带孩子去医院做眼部检查。

“防治青光眼的关键在于早发现、早干预。”黄宝宇建议,40岁以上人群、有青光眼家族史、眼睛有过外伤史、有高度近视或远视者等,应每年至少做一次专业眼科检查,特别要注意眼压的测量。对于已确诊的早期患者,通过药物、激光或微创手术控制眼压,可有效延缓视功能损害。

黄宝宇还教大家一个居家自测眼压的简单方法:闭眼轻触眼球,若硬度类似鼻尖属正常;若接近额头则提示眼压可能偏高,需尽早就医。

▲点击图片查看直播回放。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肖海燕

校对 麦雪莉

责编 唐海波

审核 胡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