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π日”到了,一起来聊聊数学

来源:中国教育报 发布时间:

“别把我逼急了,否则,我什么都做得出........不过,数学题除外”

数学给许多人留下“心理阴影”,他们要用一辈子的时间去求“阴影部分面积”。

当中国数学家祖冲之在公元5世纪第一次将π值精确至小数点后第七位时,一定未曾料想,在十几个世纪之后,每年的3月14日都会因这个奇妙的数字,而被命名为“国际数学日”。人们用各种极富创意的方式,庆祝“π日”的到来——麻省理工学院选择这一天向新生发送录取通知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甚至为“π日”建立了专属网站,并发布了2025年度挑战任务——用寻常事物构建数学元素,将数学从课本带入现实。

▲“π的家族”。

生活中的数学:无处不在的算法与影响

复旦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苏仰锋在采访中提到: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很多学者都回答过这样的问题,甚至还出版过专门的书籍,说明了数学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日常生活中都无处不在。其中有的应用浅显易懂,有的在时间或空间上距离我们看起来很遥远。实际上,就拿人们每天使用的手机来说,就包含着各种数学的应用。

人们在选择手机时,也越来越看重手机的拍照功能。摄像头的像素数量是照片质量的重要因素。但在很多情况下,例如光线过强或不足、拍照时手的抖动等,拍摄所得到的照片质量可能很差,这时候就需要对照片进行处理,例如补光、去噪等。这些,都是可以通过数学算法实现的。一些手机厂商声称,他们手机的照片正是“算”出来的!当然,我们也可以事后采用更专业的照片处理软件,对这些不令人满意的照片进行更细微的处理,这些处理软件的背后同样也是数学算法。

算法给我们带来惊喜,有时也难免带来烦恼。你会在手机中不停收到各种推送,它的“幕后推手”就是算法。它会根据我们的各种信息,例如看过什么样的文章、图片、视频,购买过哪些商品等,对我们的行为、兴趣进行分析预测,然后精准地向我们推送各种信息或产品。

随着我国越来越多的各类企业逐渐走到世界前列,在通讯、航空、汽车、机械等领域,与世界上最先进的企业展开竞争,甚至实现超越。企业的科技含量与日俱增,数学及数学人才在这些企业里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编辑 唐屹权

责编 蒋晓梅

审核 黄新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