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州县运江古镇,游客来来往往
很少有人知道
在古镇的一条小巷深处
有一位八旬老者,他叫赖仲禧
大家都亲切地称呼他为赖师傅
已在斑驳的木门内
用刻刀凿刻了二十余载,凿击声从未间断
上世纪 90 年代
赖仲禧所在的村子筹建寺庙
需要制作神像
当时赖师傅从事建筑工作
因定做神像价格昂贵
他便重拾儿时的绘画天赋
尝试自己动手制作
没想到成品效果很好,颇受认可
自此他开启了自己的雕刻人生
“本来打算找人定做,
可一问价格太贵了。
我想着自己会画画,就干脆试试,
没想到大家都说做得不错。”
赖仲禧笑着回忆道
赖师傅的刻刀,已经陪伴了他二十多年。
刀柄被磨得发亮,刀刃却依然锋利如初。
这把刻刀,是他唯一一件“现代化”的工具。
他说:“机器雕刻出来的东西,
千篇一律,没有灵魂。
只有用手,用心,才能让树根活起来。”
赖师傅的木雕作品
以“巧借天然”著称
他善于利用树根的自然形态
进行巧妙构思
“每一块树根,都有属于它自己的故事。”
赖仲禧表示
他时常要花费几天时间
静静地观察一块树根
直到读懂其独特的 “语言” 后
才会动刀雕刻
他的作品题材
主要是庙里的神像和一些抽象造型
在他的巧手下
看似腐朽的树根
变成了栩栩如生的神像、
仙风道骨的老者……
随着名声渐起
赖师傅的精湛技艺被更多人知晓
来自辽宁、浙江、广东等地的客商
慕名而来求购木雕
面对这些求购
赖仲禧大多婉拒
只是偶尔考虑到家庭生计
才出售少量作品
“我不想卖太贵,
做木雕神像主要是爱好,
也是修身积善的手艺。” 赖仲禧说
赖师傅也明白
许多传统手工艺面临着失传的危机
于是他开始教儿子赖异峰做木雕,
希望将这门手艺传承下去
他说:“我不能让老祖宗传下来的手艺,
断送在我手里。”
赖师傅的生活很简单,
除了吃饭睡觉,
几乎所有的时间都花在了木雕上。
他说:“这辈子,就坚持做木雕这一件事。
木雕就像古镇的根,
扎得越深,越有生命力。”
编辑 李思叡
责编 易治平
审核 梁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