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上午,南宁市青秀区长堽小学开展了一场以“钟磬和鸣,华夏正声”为主题的传统文化和非遗知识宣教活动,广西民族博物馆的老师们为该校师生们带来了 “小编钟”“小铜鼓”等青铜乐器,让学生们近距离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此次活动不仅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也为学生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历史文化课。
活动开始后,南宁市青秀区长堽小学熊海校长向同学们介绍了中国十大国宝级文物,其中就包括赫赫有名的曾侯乙编钟。他鼓励孩子们能够积极参与活动,多到博物馆学习参观,一起感受编钟这一传统乐器的美与乐趣。
随后,广西民族博物馆的郑老师为学生们展示了曾国编钟的复制品。编钟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礼乐乐器,其悠扬的音色、精湛的铸造工艺令人叹为观止。在现场,老师用编钟敲奏了一曲《小星星》,清脆悦耳的钟声回荡在校园中,仿佛将师生们带回了千年前的曾国宫廷。原本喧闹的操场瞬间寂静——这种由青铜铸就的古老乐器,竟能完美演绎现代儿歌。
在活动现场,郑老师还设置了提问环节,学生们踊跃回答关于曾侯乙及编钟的问题,对历史文化表现出了高涨的热情。最后,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亲手体验了敲击编钟的乐趣。“这是我第一次见到真正的编钟,声音特别好听!”五年级学生小林兴奋地说道。通过亲身体验,学生们不仅了解了编钟的演奏方法,还深刻感受到古代工匠的智慧与创造力。
编辑 玉浩
责编 蒋晓梅
审核 黄新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