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杨双竹
社会老龄化加剧,关于老年人的养老生活、社会保障、医疗服务等一系列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解决“适老”“养老”问题关乎每一个家庭的和谐美满。提升老年人的生活环境质量,涉及住房、公共设施等多方面,于是,适老化改造应运而生。在众说纷纭的改造内容中,“无障碍化”的出现频率是最高的,不仅家庭装修需要“无障碍”,公共区域的“无障碍化”需求同样备受重视。
▲嘉和·芳华里小区的无障碍通道为救助生病老人提供了便利。 受访者供图通行无障碍 提升公区便利性
在南宁市五象新区某小区的外街,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老人,了解他们平时都遇到哪些“不适老”的情形。其中一位拄着拐杖的老人,满面笑容地重复着同一句话:“我住在这里挺好的,哪儿都好。”看着他乘坐露天扶梯缓缓升向小区入口,记者意识到他满意的缘由:公共区域的“无障碍”通行,缓解了他行动不便带来的不适,这样的安全感让他认可。
“无障碍设计是适老化改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设计建造之初就要考虑轮椅、担架等设备的通行无障碍。”华蓝设计(集团)高级建筑师滕莹说,增设斜坡、电梯等设计都是为了保障通行,提高老人生活的安全性、便利性。
近年来,广西结合城市更新持续开展“楼道革命”“环境革命”“管理革命”,着力消除小区公共区域的安全隐患,补齐小区设施、服务短板,打造通畅、安全、温馨的居住环境,极大提升了老年人生活的便利性。
南宁市南南铝生活区,是广西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示范项目。记者在该小区看到,这里的老年人居住比例较高,公共空间适老化改造、养老服务设施大大改善了社区老年人的居住环境与生活条件。“改造后小区环境好了很多,每栋楼都加装了楼梯防滑条、扶手、座椅等设施,楼梯间也换了声控感应照明。”居民们夸赞道。
设计要先行 增加居住安全感
“我们在做产品设计之初,会在小区公共区域规划设计中考虑适老元素的植入。”广西万科产品管理部总监李华告诉记者,首要考量的就是“全区域无障碍设计”,小区地上地下均会预留足够宽敞的通行空间,并增加防夹、防滑等功能。其次是在公共活动区会设置一键报警按钮,以便物业管理人员及时处理紧急情况。其三,设置社区健康小屋,为老年业主提供日常体质测试、血压监测、休闲康体等服务;利用小区架空层打造“第二客厅”,为长者提供邻里交流、文娱、棋牌等社交空间,满足老年人的文化生活需求。还有人脸识别门禁系统、户外健身器材及休闲座椅等。李华说:“在楼道、精装户型等设计中,也会有许多侧重适老需求的设施。”
随着老龄化程度加深,小区适老化改造与新建住宅标准也将进一步细化。日前,南宁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南宁市自然资源局组织编制的《南宁市好房子技术导则》(以下简称《导则》)于2025年2月11日正式颁布实施。《导则》从安全、舒适、绿色、智慧四个角度对南宁市建设“好房子”提出了技术性要求。
在《导则》中,舒适、智慧方面的要求均涉及保障老人、母婴活动空间及生活需求的设计,要求住区应设置安全防范综合管理(平台)系统,设置如实现无接触通行功能和电梯智慧管理等一系列智能设施;户内宜设置如紧急求助报警、水浸报警、跌倒检测等智慧家居系统。南宁市还明确规定,新建小区需按每百户不少于30平方米的标准配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用房,且需临近医疗设施并设置无障碍电梯,进一步细化了公共服务中适老化改造的内容。
“适老化改造涉及很多方面,无障碍设计是公共区域规划中的基础要求之一,以方便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和社交活动为首要目的。”滕莹表示,无障碍设计可以帮助行动不便的人士实现设施功能的无障碍使用,极大排除生活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适老化进阶 养老型社区显优势
大多数小区的适老化改造,是在原有的居住条件上,增设适老化设施(如无障碍通道、加装电梯)和智能设备(如紧急呼叫系统),并配套社区医疗服务设施,重点解决房屋老化、基础设施不足等问题,以此改善老年人居住环境。实际上,南宁的商品房开发设计和建设进程中早已开始出现适老化产品。
2019年,南宁便出现了首个真正为退休人群量身定制的社区——嘉和城·芳华里。紧接着,华润置地开发的悦年华颐养社区面市,配套有康养医院,更以丰富且优质的康养服务闻名,被称为南宁的“康养幸福里”。
这样的小区首先在房屋结构和布局上就与普通住宅不同。开发商采用整体无障碍设计,多处配备扶手、坡道,增设监控摄像头、安装报警设备等辅助设施,确保老年人能够方便地进出各个场所,提高老年人的居住安全。其次,养老型住宅通常会选址在环境良好或具有度假特色的区域,并配备康养医疗、餐饮、娱乐、休闲等丰富的配套服务,给老年人提供丰富的生活体验。相比之下,普通住宅主要满足购房者的居住功能,居住环境没有针对性,配套设施也更为基础。
滕莹认为,适老化设计正在以“产品内卷”的方式融入商品房开发中。“在同样的价格条件下,一些曾经作为开发溢价的配置已经成为小区的基本标配。”未来不仅小区硬件设施要更注重适老化、精细化设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业主还可以选择更多定制化、智能化的适老设备。
编辑 黄璐露
责编 杨双竹
审核 段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