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人在网上发布“撑伞计划公益行动”应届毕业生杭州免费住宿指南:为助力青年人才扎根杭州,“拣枝而栖青年旅舍”特别推出公益住宿支持计划,现面向2020年及以后毕业的全日制高校毕业生(含2025届)提供12个免费床位(男女各6位)。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每人均可申请一晚免费住宿。
快报记者来到位于滨江区天恒大厦的“拣枝而栖青年旅舍”。
▲学飞机维修的蒋城。在这家青旅住久了,和工作人员越来越熟,去年12月,我向他们申请兼职做旅舍的小红书服务运营,那天开始旅舍免了我的房租。
还有一件事让蒋城也很感动,“我来杭州时没带冬天的衣服,天冷了想让妈妈寄冬衣给我,妈妈知道了我在杭州的地址,第二天下午3点我接到妈妈的电话,她说下午5点到杭州,当时距离过年仅有几天,之前怕妈妈担心一直说我在杭州有工作,当时向旅舍老板西蒙求助,西蒙说过年刚好有员工要回家,就给了我一份前台工作,虽然是临时工,但包吃包住,只要上班,每天给150元工资。”
▲前台蒋城正在给客人办理入住。西蒙说,蒋城快干满一个月了,这个月会有四五千元的收入,他还可以继续干下去。
创办人西蒙18岁出门打工
多次被陌生人温暖照顾
西蒙今年34岁,安徽亳州人,高中文化,18岁去上海打工。
他说,出发前他揣着五六百元和雄心壮志,可独自坐上火车就开始打退堂鼓。“恰巧和我坐一起的父子俩去上海,是我隔壁村的老乡,这位叔叔非常热心,在上海跑摩的,下了火车他骑摩托车带我去了嘉定远郊一个地方,陪着我找好房子,100块钱一个月,我找了份餐厅服务员的工作,干了两个月回了老家。”
半年后,他二闯上海,住的就是青年旅舍,同房间有个比他大几岁的哥哥,非常热心,“刚认识就请我吃了一碗面,问我想干什么?我说干啥不知道,就是不想做服务员,就带着我到处做兼职,发传单、做活动、搭舞台,活都是哥哥接的,我的收入,哥哥一分抽成都不要,别人发多少他给我多少。”
▲图右:西蒙。
西蒙说起自己开青年旅舍,和这些经历都有关,“我曾数次被陌生人温暖着,一生不忘。”
“2014年下半年,我和表姐来到杭州,筹备青年旅舍,带了150万元,在萧山找好场地,租金一年60万元,向房东交了15万元押金,但预算失误,装修弄好后发现钱只剩十几万元,按协议是要交60万元的,房东说没钱就分期交,让我再次感受到陌生人的温暖。”
西蒙说,旅舍刚开始生意很差,经过半年的努力运营,终于好了起来,一个月能赚三四万元,如果没做起来,可能就倒闭了。
几个住在店里的年轻人
后来成了青旅的业务骨干
萧山青旅开出不久,住进一个叫陈超的年轻人。
陈超,湖北人,2016年大学毕业来到杭州,先住在速8酒店,后来住进青旅。一天他问西蒙,你店里招不招人?包吃住就行,不用给钱。
“他当时肯定是遇到了困难。”西蒙说,“我店里当时就三个人,表姐、堂兄和我,都是股东,我们每人月工资2500元。我让陈超在店里帮忙,有什么就做什么,除了包吃住,给他开工资60元/天。陈超做事认真又勤奋,之后成了我们店首位正式入职的员工,一年后当了新店店长,现在成了我们的运营行政总监。”
小曹,吉林人,原来也住在青旅,工作是在商场做表演,扮小丑、打气球、扎气球,突然有一天,他给西蒙发消息,“哥,我无路可走了,可以来你这儿吗?”
西蒙问他,你在哪,发个定位给我,然后开车去萧山一家工厂接到他,他在厂里做临时工,一天100块钱,刚做没几天工厂就关门了。西蒙给小曹安排了检查各门店卫生的工作,晚上再到前台帮帮忙,除了包吃住,工资70元/天,干了几个月,发现他沟通能力很强,小曹成了人事经理。
小杨,武汉人,2021年在武汉投资开店倒闭,欠了几十万元贷款,刚来到杭州住在青旅的他天天喝酒,不知道下一步怎么走。
“他给我的感觉是为人和善,沟通也头头是道,我建议他不行就跑外卖吧。小杨说他没钱租电瓶车,我说我们店有电瓶车,你先用着,等有钱了自己再买一辆。”
小杨开始跑外卖,别人一天能跑300多块钱,他一天只能跑几十块钱,最多百来块钱,看来不太适合送外卖,之后又去了海底捞,包吃包住,就搬出去了。
有一天,小杨突然问西蒙,能不能来旅舍干,最终回了旅舍,刚开始月工资3000多元,现在成了拱墅店的店长。
在杭州开了4家连锁店
每天推出48个免费床位
目前,西蒙在杭州一共开了4家连锁店,床位1000多张。
西蒙说,粗略估算,杭州的青旅床位大约8000个到1.2万个,小规模的三四十个床位,中等规模百来个床位,200个床位的就算大规模了。
▲进行分离设置的淋浴房、洗漱区。
▲进行分离设置的卫生间。
▲青年旅舍房内的筒状射灯。
他说,也有资本想参股投资,但他没有答应。“我们的理念是,个人能力有多大就做多大,每家门店都直营不加盟。”
西蒙说,杭州是座温暖的城市,政府有“青荷驿站”,为符合条件的来杭年轻人提供7天免费住宿,而拣枝而栖青年旅舍的“撑伞计划”是民间力量,每个门店每天拿出12个免费床位,每天一共48个免费床位,从2024年10月25日一直做到现在。
“我们会长期做下去,踏踏实实把生意做好,把来自陌生人的温暖传递下去……”
编辑 何坪阳
责编 杨双竹
审核 段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