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黎莹遐/文 游拥军/图
据广西地震台网正式测定,2月18日下午1时02分,河池市巴马瑶族自治县发生3.0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震中位于巴马西山乡,震中仪器烈度为5度。广西地震台高级工程师郭培兰表示,根据目前的研判,近几日震区发生更大地震的可能性不大。
震区暂未收到灾害损失报告
据了解,此次地震共造成巴马县巴马镇、西山乡、甲篆镇,东兰县武篆镇江平村、那论村,以及凤山县三门海镇部分村屯有震感。
地震发生后,自治区地震局启动了有感地震应急响应,河池市应急管理局、河池地震监测中心站会同巴马、凤山和东兰县应急管理局收集了震情和灾情信息。
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从自治区地震局了解到,截至当日下午6时,未收到因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报告,震区仅有少量山石滚落,震中区群众生产生活秩序正常。
近几日震区发生更大地震的可能性不大
郭培兰介绍,此次巴马地震的震源机制是逆冲型。据统计,震中100公里范围内曾发生4.0至4.9级地震21次,没有5级以上地震。
记者梳理发现,2024年2月15日,河池市天峨县曾发生4.4级地震。有网友提出疑问:这两次地震发生的时间都在2月,是否意味着地震具有时间上的规律?对此,郭培兰表示,一年左右的时间河池发生2次地震,表明河池地区地震强度及频次明显高于前两年。不过,4级左右地震发生的时间比较随机,从时间上来看并无明显规律。
巴马地震震区可能发生余震或更大地震吗?郭培兰称,截至当日下午6时,未记录到余震活动。地震发生后,自治区地震局召开震后趋势会商会,根据周边历史地震水平、现在地震活动情况、附近地质构造、历史地震序列,以及现在存在的地震异常,研判了此次地震震后趋势及其对区域地震活动的影响。“综合分析认为,近几日震区发生更大地震的可能性不大。”
广西地震的分布具有区域性和条带性
据了解,地震的级别按照震级大小可划分为:震级小于3级为弱震,这种地震人们一般不易觉察;震级等于或大于3级、小于或等于4.5级为有感地震,这种地震人们能够感觉到,但一般不会造成破坏;震级大于4.5级、小于6级为中强震,这种地震可能会造成破坏,但破坏的程度还与震源深度、震中距等多种因素有关;震级等于或大于6级为强震,这种地震能够造成严重破坏。其中,震级大于或等于8级的称为巨大地震。从震级来看,此次巴马3.0级地震属于有感地震。
“由于历史原因,广西在十六世纪以前地震记载较少,十六世纪以后记载较多。十六世纪至今,总的来说,随着时间推移,地震频度和强度表现出平静和活跃交替的现象,目前仍属于比较活跃时期。”郭培兰介绍,自有地震记载以来,广西及北部湾海域共记录到29次5级以上地震,其中包括5次6级以上地震。
从地震分布的特点来看,广西地震的分布具有区域性和条带性,主要分布在桂东北、桂东南和桂西地区。1970年有仪器记录以来,3.0级以上地震主要分布在河池—玉林—阳江一线以西的地区,总体方向呈北西向。地震多沿断裂成条带状展布,尤其集中在防城—灵山、巴马—博白、百色—合浦和靖西—崇左断裂带上,而且主要在北西向与北东向活动断裂的交会区。此外,地震空间分布的北西走向格局表明了北西向断裂对广西的地震活动有较强的控制作用。
相关新闻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梁冰欣
校对 黄少华
责编 胡志伟
审核 梁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