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阮萃
最近,一段“撞墙功”视频在网络走红。视频中,一名男子反复用背部撞击墙壁,称能“消除体内淤堵、疏通经络”,这一说法引发网友热议。“撞墙功”真有神奇功效?它和常见的撞树有什么区别?近日,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这是一种传统锻炼方法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推拿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杨宇介绍,“撞墙功”是一种通过背部撞击墙面或软垫来刺激背部经络、肌肉和穴位的传统锻炼方法。在中医理论中,撞击产生的振动可能刺激背部膀胱经(贯穿全身的重要经络),加速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僵硬,同时也有放松肌肉的作用。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治未病中心主治医师、医学硕士陈舒表示,人体背部有众多穴位,撞墙能在一定程度上刺激这些穴位,疏通经络。从治未病的角度出发,如方法正确,撞背对人体有一定益处。
不过,杨宇指出,此项锻炼方法目前缺乏高质量研究直接证明其疗效,但类似原理的“振动疗法”在康复医学中有应用,比如放松肌肉、促进循环等。
和“撞树功”有何不同
除了“撞墙功”,也有人常做“撞树功”,这两者看起来相似,实际上有所不同。
杨宇表示,“撞墙功”和“撞树功”都是通过撞击背部来刺激身体穴位,但两者功效上是不一样的。
据介绍,从接触面来说,撞墙的墙面平整、稳定,能让背部均匀受力,而撞树的树干表面坑洼不平,容易导致受力不均匀;在刺激强度上,撞墙力度相对容易控制,适合初学者或者需要均匀刺激的人群,而撞树会产生更大的局部压力,适合追求较强刺激的练习者;在风险方面,撞墙相对安全可控,撞树可能会因为树干硬度和形状增加受伤的风险,需要格外谨慎。
练习需注意哪些事项
杨宇强调,撞击时,身体要保持直立,双脚站稳,整个背部均匀地接触墙面,不能单点撞击;每次撞背的时间适宜控制在5~10分钟,应避免长时间、高频率地用背部撞击墙面。撞击部位应选择背部肌肉厚实的区域,比如肩胛区,应避开脊椎、颈椎和腰部。练习应循序渐进,一开始的力度要轻柔,等身体慢慢适应后再根据自身情况适当调整,不要用力过猛,以免造成软组织损伤。
陈舒提醒,并非人人适合“撞墙功”,如骨质疏松、腰椎间盘突出、脊柱疾病、心血管疾病等患者,以及孕妇或体质较弱的人,应避免尝试。尤其老年群体,应充分了解自身状况后,再选择是否练习。
杨宇表示,应理性看待“撞墙功”,切勿盲目跟风。如果身体有明确的健康问题,比如慢性疼痛、气血不畅等,建议先咨询中医师或康复科医生,根据医嘱结合药物、针灸等进行综合调理。
据个人情况辨证施治
在“撞墙功”视频中,那名男子提到舌下青筋能代表身体淤堵的情况。对此,杨宇认为,从中医角度来看,舌下青筋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可以反映身体的淤堵程度,但淤堵问题多与气滞、血瘀、痰湿相关,调理时应全面考量,根据个人情况辨证施治。
在内服调理方面,可以采用中药方剂,像桃红四物汤、血府逐瘀汤等,但这些都需要医生根据具体症状辨证开方,切勿自行用药。在外治方面,练习五禽戏、八段锦或者快走、游泳,以及针灸等,都是不错的方式。另外,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久坐,对身体的调理也很重要。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黎伊玮
校对 潘雯瑜
责编 张若凡
审核 李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