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3日,影片《哪吒之魔童闹海》总票房(含预售)突破100亿元,中国影史首部百亿影片诞生!
“哪吒闹海”的故事脍炙人口,那千年前的哪吒长啥样?快来一起看看吧!
1986年出土于辽宁朝阳北塔地宫的辽代(916—1125)石函上刻画了“哪吒闹海”的名场面,文物管理部门在对其修缮过程中发现了哪吒的故事。
▲出土于辽宁朝阳北塔地宫的辽代石函。
石函四侧面,刻有一组佛教中传说的“哪吒护法”故事,图案上书“大圣那(哪)吒太子”,内容为哪吒指挥夜叉率众追杀兴风作浪的和修吉龙王,其头侧均有题名。这里的哪吒形象,突目高鼻、方脸阔口,头戴火焰冠,身穿铠甲,左手托塔,右手作指挥状,脚踏祥云,蓄势待发。哪吒身前有多名夜叉,他们或举旗呐喊,或击鼓助威,或持剑劈杀,或张弓射箭,场面紧张激烈。
▲辽代石函(局部)。
龙王长躯疾飞,回首张口,惊慌逃窜中后脚已中一箭,另一支箭正飞向其腹部,八只有首无身的小龙紧随其后。
▲石函拓片(局部)。
石函上“哪吒闹海”的场面生动传神,极富张力,为后世人们提供了哪吒形象的早期证据,也揭示了当时人们对哪吒故事的想象和创作,从见证历史的古老石函到创造历史的动画电影,由哪吒“书写”的“传奇”从未落幕。
▲石函拓片。
看完千年前的哪吒,你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编辑 刘冬妮
责编 蒋晓梅
审核 黄新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