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卢荻 文/图
“谨防追尾”“保持车距”“控制车速”……1月24日下午,G78汕昆高速公路返乡的车流量逐渐增多,途经贺州境内木冲隧道的汽车络绎不绝,最高峰期时每小时达到2000多辆。贺州公安交警利用沿路LED、电子屏及大喇叭提醒司机注意行车安全。然而,仍有大意的司机不慎发生追尾事故。当天下午,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来到木冲隧道,直击贺州交警快速处置隧道内事故的过程。
隧道内发生追尾事故,交警快速处置
“下行线的木冲隧道内发生两车追尾事故,请巡逻组临时交通管制。”当日下午,正在隧道应急驿站巡逻的贺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民警卢一波接到指令后,立即和同事开车鸣笛,赶到隧道的另一头实行临时交通管制。此时,隧道内车流量大,车流缓慢。“请尽快撤离事故现场,后方已有车辆积压。”一路上,卢一波的对讲机里不时传来喊话声,空气中弥漫着紧张的气氛。
▲木冲隧道路边立有保持车距提示牌。
贺州地处桂粤湘三省区交界,境内的高速公路是西南中南五省车辆通往珠三角的交通大动脉,每年春运的车流量很大。贺州境内的木冲隧道长度3.78公里的上行线(广东往桂林方向)、下行线(桂林往广东方向),隧道内一旦发生追尾事故,如果不及时处理,极易引发交通拥堵。
过了一会儿,清障车将事故车辆拖走,现场清理完毕。从发生事故到恢复正常通行,交警处置耗时约10分钟。
▲1月24日下午,隧道内发生追尾事故后,交警迅速拖走事故车辆,恢复正常通行。
存在视线落差,易发生追尾事故
24日下午,记者在隧道旁的应急驿站看到,隧道内发生三车追尾事故,一辆贵A牌小车车尾箱被撞凹。女司机表示,当时看到前面有事故就马上减速,不料被后方车辆追尾,幸好人没受伤。
▲1月24日,一辆贵A小车在隧道内发生追尾后,车尾被撞凹。
在应急驿站内,醒目大屏幕实时更新隧道内及木冲隧道至回龙路段这一易堵点的车流情况。
“木冲隧道有坡度,司机会存在视线落差,如果不注意保持车距,极易发生追尾事故。”贺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高速公路一(二、四)大队大队长高干分析起事故的原因,“隧道内事故车辆往往有起火风险,因此处理现场期间禁止其他车辆进入隧道内。”
高峰期每小时2000多辆车通过,应急力量疏堵保畅
高干说,贺州境内高速公路的承载量设计为3万辆次/天。据统计,从1月22日开始,贺州境内的车流量高峰期时日均4.5万余辆次,最高峰期达到5.2万辆次,平均每个小时2000多辆。
▲交警密切关注隧道内车流量情况。
今年春运以来,警路企一路多方联勤,实行24小时三班倒,在木冲隧道两端采取定点值守及人工指挥疏导相结合的方式,把所有应急力量全部投入辖区高速路面的疏堵保畅。
▲1月24日下午,木冲隧道内的车流量大。
当晚7时许,一直忙着处理事故的民警廖章轶回到了应急驿站。他告诉记者,当天下午,下行线隧道内相继发生三起追尾事故,其中两起是两车追尾,均无人受伤。他们通过视频发现事故,迅速前往处置,只用十几分钟就将事故车辆撤离现场,使隧道恢复正常通行。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梁冰欣
校对 黄少华
责编 杨波
审核 郭燕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