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李俭芹 经小飞
1月18日下午,由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南国早报承办、物业服务企业积极支持的新时代文明实践进社区活动,首次联合广西红十字会救护训练中心走进社区,在融创青溪府举办急救培训课程。当天,除了业主积极参与外,不少物管工作人员也加入进来,希望学习急救后,在关键时刻能为业主健康护航。本次课程共有50多人参与,经过理论知识和实践考核后,成绩合格者可获得证书。
课程实用 多个小区居民组团报名
社区夜校自2024年9月启动后,深受广大市民喜爱,截至目前已经举办近30次,课程涵盖非遗手作、运动美体、摄影技能等,展现出“学习无边界”的氛围。
广西红十字会救护训练中心在了解到南国早报社区夜校后,表达了强烈的加入意愿,并针对社区夜校设计了免费的急救培训课程,这也是社区夜校首次开设公益类课目。学员在现场学习理论后,还要进行实操,考核合格者将获得证书。
该消息发出后,多个小区的居民报团参加。最终,本次教学活动的举办地点定在江南区的融创青溪府。
陆女士是一名校医,她表示学校也有急救培训,但红十字会培训中心的培训更系统,“我希望通过这次机会,检验一下自己的水平”。更让陆女士惊喜的是,本次培训是免费的,“感谢南国早报和红十字会培训中心,提供了这么好的学习机会”。
南宁城市物业有限公司的一名负责人得知该培训课后,和公司10多名同事组团前来报名。该公司石菠苑项目经理黄川说,他们小区是保障性住房小区,居民中有不少老人和病人,物管人员学习急救知识,关键时刻能挽救居民生命。
▲学员们认真听老师讲解。
现场培训 生动授课引来“路人”学员
“大家注意,我演示三种情况,你们判断一下哪种是正确的。”培训现场,广西红十字会救护训练中心教学部副部长宁佳俊的授课生动形象、通俗易懂,赢得现场学员连连点赞。
▲授课老师向学员们讲解动作要领。
老师教得用心,学员们学得认真,一堂课下来,大家都收获满满。现场有学员感叹“原来拨打120都有讲究”。
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心脏猝死的人数每年高达54万,平均每天有1500人死于心脏骤停,其中60%以上都发生在医院之外。发生心脏骤停后,在4分钟内实施心肺复苏的话,有50%的患者可以被救活,因此最初的4分钟被称为“黄金4分钟”。在听了宁老师的授课后,学员们纷纷表示,学到急救知识后,如果遇到心脏骤停患者,就能及时对其进行心肺复苏,挽救生命了。
记者在现场注意到,在一众成年人中间,有两个孩子特别引人注目。10岁的邓雯心今年读四年级,她在小区内玩耍,然后就被培训老师的课程吸引了。另一名男孩叫张宸嘉,今年14岁,他是跟着妈妈来听课的。“本来我也想考个证,但老师说我不满16岁。”张宸嘉说,虽然没能拿到证书,但学到了急救知识,“这比拿证更重要”。
▲学员学习急救手法。
多方联动 掌握技能为平安社区护航
此次报名学习的学员,除了融创青溪府小区的业主,还有一部分是融创服务的工作人员。融创服务广西公司运营负责人陆伟庆说,融创服务一直致力于打造平安社区,此次急救培训不仅能学习急救技能,还能提高大家的安全意识,所以他们不仅邀请了业主,也组织了物业服务工作人员参加。通过培训学习,物业管理服务团队具备了基本的急救能力,能够及时处理业主的突发状况,提升业主对物管的满意度和信任度,更好地为平安社区保驾护航。
▲学员学习急救手法。本文图片均为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 李俭芹摄
宁佳俊说:“广西红十字会联合南国早报开展此次急救培训,借助南国早报的影响力,让更多公众了解应急救援的知识,实现‘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普及性教育的目的。此次进社区,最大的感受是居民非常热情,报名积极踊跃,物管公司的管理人员也很认真负责。”
当天,不少学员都通过了考核。广西红十字会救护训练中心的卢老师表示,完成培训考核后,课程老师会把当期培训资料录入证书管理系统,经训练中心专人审核无误后,就可发出电子证书,整个审核发证流程大概会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
社区夜校诚邀合作伙伴
社区夜校是南国早报联合各物业公司为小区居民打造的公益性课堂,小区业主或周边居民均可报名参加,同时也欢迎相关商家进场提供多种服务。
咨询电话:18154557810 李记者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梁冰欣
校对 黄少华
责编 杨波
审核 郭燕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