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蓝克义 通讯员:秦文胜
近日,在中国工商银行桂林市城北支行(下称“城北支行”)与桂林市公安局叠彩分局的紧密协作下,一场精心策划的电信诈骗被成功识破并阻止,成功守护了客户陈女士的五万元资金。
当天,陈女士在诈骗分子的蛊惑下,来到城北支行准备向指定银行账号转账五万元。厅堂客服经理按“六必问”工作原则,向客户核实转账去向及资金用途,客户表示自己要给一家公司转账,说是投资AI的培训费,在投资后还可转为股份。该员工凭借高度的职业警觉和丰富的反诈经验,察觉到交易存在异常,随即解释转账汇款需核查后方可办理,马上向当日运营主管报告。运营主管当即向客户了解详细情况,引导客户至公众教育区打开手机App及微信查看与对方的聊天记录,发现聊天记录中有诱导客户转账投资内容,提醒客户可能遭遇电信诈骗,同时启用银警联动机制,在微信联动工作群向警方报告可疑情况并请求核实。
反诈中心高度重视,指派辖区派出所民警迅速赶到网点了解情况。经核查,陈女士正遭遇电信网络诈骗。在警银双方的共同劝阻下,陈女士终于意识到自己陷入了诈骗陷阱,及时停止了转账操作,并随民警回派出所协助调查。
据警方介绍,近段时间电信网络诈骗套路不断翻新,种类繁多,让人防不胜防,受骗群体广泛。陈女士遭遇的诈骗分子正是利用当下热门的AI概念,编造看似诱人的投资回报谎言,极具迷惑性。而工商银行桂林市城北支行员工能够成功阻止转账,得益于该行员工对异常转账行为的敏锐洞察力、日常培训积累的反诈经验以及与警方构建的高效联动机制,使其在关键时刻迅速响应,精准识别骗局,及时采取措施,守护客户资金安全。
防范类似电信网络诈骗,首先要向市民加大反诈宣传力度。近段时间以来,中国工商银行各网点都持续加大了对客户的反诈宣传力度,通过多样化的宣传渠道,包括在网点设置专门的反诈宣传区域,通过视频案例、宣传手册等直观形式向客户普及常见诈骗手段和防诈知识,提高客户的风险防范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同时,在日常运营中,还要求强化员工反诈培训,熟悉各类诈骗套路,提升识别各类诈骗手段的专业素养,构建敏锐的预警机制,确保能及时察觉异常交易。
下一步,中国工商银行保持和加强与警方等执法部门的深度合作与信息共享,形成双方联动高效、信息互通及时,协作紧密的反诈网络,在面对诈骗案件时能够快速联动,高效处置,共同守护公众的财产安全。
编辑
肖海燕
校对
麦雪莉
责编
杨波
审核
郭燕群
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