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庆体育馆坍塌?
真相:近日,某网民发布信息称“据说是重庆体育馆前阵子塌荒了”,并配发有围挡的体育馆外景图片,引发关注。经当地网信部门向相关部门核实,网传信息系谣言。重庆未发生类似事件,网传图片实为重庆市合川区体育中心在建场景。该体育中心已于2024年4月17日竣工交付,并成功举办了重庆市第七届运动会。调查发现,关于“重庆体育馆坍塌”的谣言最早出现在2023年9月,属地相关部门也对此进行过辟谣。网民为博取关注、吸引流量翻炒“老谣”,故意编造“重庆体育馆坍塌”谣言。目前,警方正对造谣网民展开调查。(来源:“重庆辟谣”微信公众号)
● 广东惠州双月湾将举办跨年夜烟花秀?
真相:近期,网络上出现 “广东惠州双月湾2025跨年烟花秀”“2025双月湾跨年倒数夜”“双月湾跨年烟花秀”等信息,引发关注。经相关部门核实,网传信息均系不实信息。目前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双月湾没有举办2025年跨年烟花秀活动的安排,请广大游客不听谣、不信谣、不传谣,一切以官方发布信息为准。(来源:“惠州日报”微信公众号、惠东文旅体)
● 喝感冒冲剂预防呼吸道传染病?
真相:近期,随着冷空气的到来,多地气温骤降,呼吸道传染病也进入高发时期。不少家长担心孩子在学校被传染呼吸道疾病,于是提前给孩子预防性用药,喝一些感冒冲剂等。对此,专家提醒,这种方式不可取。目前对于呼吸道传染病还没有很好的预防性用药,推荐的预防措施就是多喝水、勤洗手、戴口罩,少到公共场所、密闭的地方聚集。冬季天气寒冷,外出及时增添衣物,注意保暖,身体不适应及时就医,切忌盲目用药。(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 湖北武汉警方公布11月份网络谣言典型案例
案例一:11月2日,网民“某常乐”在网络平台发布信息称“新洲区邾城街河堤上有3名拐卖儿童的人贩子”,引发大量网民议论和转发。经查,王某某在未经证实的情况下,传播该虚假信息,扰乱公共秩序。新洲区公安分局依法对违法行为人王某某予以行政处罚。
案例二:11月16日,网民“某香”在网络平台发布信息称“华新水泥厂窑楼爆炸”,造成网民恐慌。经查,华新水泥厂并未发生爆炸事故,程某某道听途说,未经证实便编辑该虚假信息上传至网络平台,扰乱公共秩序。青山区公安分局依法对违法行为人程某某予以行政处罚。
案例三:11月25日,裴某某、陈某在网络平台传播虚假的两家公司合并的信息,影响公司正常经营,引发大量网民浏览、转发,当事企业报警后,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公安分局查明,此信息系裴某某、陈某为博人眼球而传播。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公安分局依法对违法行为人裴某某、陈某予以行政处罚。(来源:“湖北网络辟谣”微信公众号、极目新闻)
每年1月1日至6月30日,经营主体应当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市场监管部门报送上一年度年度报告,并向社会公示。随着年报季来临,年报诈骗分子也悄悄开始活跃起来。对此,市场监管总局温馨提醒:年报不收费,大家要增强防范意识,谨防“年报诈骗”。
不法分子的诈骗手段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一是冒充市场监管人员,声称年报和信用修复需缴费。不法分子通过打电话、发短信或加微信等方式,联系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声称其未进行年报申报或信用存在问题,要求缴纳一定费用以进行信用修复或完成年报。有的还发送含有链接的短信,要求输入银行卡号、支付费用。
二是制作虚假入口和交易平台。不法分子在微信等社交媒体上制作虚假的年报入口或交易平台,诱导经营主体点击并填写相关信息,从而骗取银行卡账号、身份证号及密码等重要隐私信息。
三是发送含有非法链接的诈骗短信。不法分子通过短信发送含有非法链接的信息,引诱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点击,并在非法交易平台上进行诈骗。
四是利用不明来源的快递件进行诈骗。不法分子邮寄到付快件,要求企业支付运费,信件中包含所谓《企业年检公告》,以企业年检过期为由,责令其接受“年检”,并支付费用。
五是第三方中介机构协议收费。虚假的第三方中介机构通过给经营户发送信息,要求签约协议并支付钱款进行年报,从而骗取费用。(来源:“市说新语”微信公众号)
编辑 邱晨
责编 杨波
审核 郭燕群